台灣角金龜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台灣角金龜

2008年12月07日
作者:楊家旺

台灣角金龜。圖片來源:楊家旺

我第一次見到台灣角金龜是在2004年04月11日晨雨初歇後,氣溫還有些寒,我在雪山坑林道悠然地走著,隨意瀏覽道路兩旁,尋找棲身在綠葉植株上的昆蟲。多數昆蟲在生命長河裏一代代演化,早已將自己裝扮的善於隱藏,不然就是偽裝或擬態功夫一把罩。可是,當我發現這隻台灣角金龜時,牠只靜靜伏在一掌綠葉上,不隱藏,也不偽裝,性格極沉穩,任我的相機如何靠近,以任何角度拍牠,牠都沉靜不動。我一度懷疑,牠是否陷入沉思,且沉思的太深,所以對周遭一切皆視而不見。

後來,2006年05月27日,我在太平大潭仔的一條小徑上又遇見一隻台灣角金龜。牠依舊伏在一片葉子表面,沉隱的性格,靜默不動的身子,任我靠近,任我從各角度對牠拍照。有趣的是,相機的液晶螢幕裏,突然闖進一隻毒蛾毛蟲,逕自朝台灣角金龜爬來,先是觸碰牠的左後腳,牠只輕抬起左後腳,並不以為意;毛蟲得寸進尺,撓牠的尾椎,牠連屁股都懶得搖;接著毛蟲爬上牠的背,牠也不以為意,繼續靜靜伏著;直到襲了牠的胸背板,這兒是牠的癢處,牠被搔得左後腳直踢蹬;最後毛蟲順勢拐了個彎,爬向牠的右前腳,牠只打了個哆嗦,仍繼續待在原處,直到毛蟲離開牠身上。整個過程,到過程結束,牠總是一副不特別樂或也不特別煩的神態,繼續一動也不動地,靜靜伏著。

我於是明白,牠不是一種好沉思的昆蟲;牠只是一種性格沉靜的昆蟲。

台灣的昆蟲學者,組織了一個社團,名為「台灣昆蟲學會」。這學會的logo,就是一隻伏著的台灣角金龜,六足攤伸,永遠一派沉靜模樣。為何這些台灣的昆蟲學家會選擇台灣角金龜作為他們所創學會的象徵圖案呢?我思量幾番,還是不得其解。

雖思量不得其解,卻覺得有跡可尋……

台灣的昆蟲書裏,極少提到台灣角金龜的生活史。但台灣角金龜的雄蟲,確實在外型上極具吸引力,畢竟多數金龜子沒像台灣角金龜,長出一對鹿角狀觭角,這一點,樹立了牠在金龜子類的獨特地位。

張永仁《昆蟲圖鑑》裏,收錄金龜子類成員時,將台灣角金龜擺在第一張照片。我想,這絕非偶然,而是刻意的安排。而出版了一系列昆蟲小品文的朱耀沂,在系列著作的第一本,《午茶昆蟲學》的自序頁,雖然沒一字提到台灣角金龜,卻手繪了一隻台灣角金龜的素描,置於自序文的最末處,似乎意謂這是簽名。我想,這也不是偶然,而是刻意的安排。我更猜想,如果要每位昆蟲學家或昆蟲觀察者都必須替自己取一個昆蟲名,說不定,朱耀沂會不假思索地選擇台灣角金龜作為他的昆蟲名也說不定。

台灣角金龜的生活史沒特別在什麼昆蟲書上被提及,卻能成為許多圖鑑的必然收錄,無疑是取其外觀殊異,造型奇特,特別是雄蟲的觭角之美。有本中國大陸出版的昆蟲書,名為《圖文中國昆蟲記》,作者趙力在一篇標題為「貪婪鹵莽的”寶石”──金龜子科昆蟲形象記」裏,收錄了一張外觀上與台灣角金龜相一致的照片,中國大陸將牠取名為「叉角金龜」,圖片的附文寫著:「叉角金龜的角像鹿角。夜晚,牠們會被誘飛到山民燈火處。熟悉門路的山民經常大量捕足,再出售給標本商人。」這真是一段令昆蟲觀察者感到哀悲的文字。所幸,台灣角金龜似乎沒走到被大量捕捉的商品化程度。不過,我很擔心鍬形蟲被大眾喜愛的原因可能延燒到台灣角金龜身上,畢竟牠的外型與鍬形蟲有幾分神似,在金龜子科的地位又那麼獨特。

面對這種擔心,我不禁想說:「如果可以的話,懇請將台灣角金龜作為台灣昆蟲學會logo的昆蟲學家們,也許下一次聚會或開會時,您們或許可以將「推薦台灣角金龜成為第十九種保育類昆蟲」列為重要的討論議題。

台灣角金龜。圖片來源:楊家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