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22日
摘錄自2009年6月19日BBC中文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媒體19日報導,黃河支流有多座水壩建成後不久便幾近垮塌,凸顯了部分匆忙建成的基礎設施缺乏安全性。
《中國青年報》報導,甘肅環縣至少有5座新修的水壩「非常脆弱」。而導致工程質量差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建設中偷工減料及資金被挪用。
《中國日報》引述水利部長陳雷的話說,7、8、9月份的汛期即將到來,中國水壩安全面臨嚴峻考驗。陳雷表示,通過視察看到很多水壩狀況較差。
他說,1999至2008年間,中國全國共有59座水壩出現垮塌事故,其中20座是質量問題,其餘是被洪水沖垮。
全長5464公里的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搖籃」。但現在的黃河面臨全世界最為嚴重的泥土流失問題,最嚴重的是其中上遊。據報,黃河平均每年被沖入河流的泥砂多達16億噸。
治理黃河和建設水壩的資金主要來自中央政府。據新華社稍早報導說,中國為了治理黃河的泥土流失和修建水壩自2003年迄今已投資83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