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能提出鄉鎮規劃藍圖的鄉鎮長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我們需要能提出鄉鎮規劃藍圖的鄉鎮長

2002年01月03日
作者:蔡紹斌

好像很少有人願意去探討這樣一個問題:「一個鄉鎮公所每年的人事費用在兩億元以上,但到底這個基層政府的產值有多少?」當一個錄取率不及百分之十的國家考試所拔擢出來的優秀公務人員,面對問題時,卻常是兩手一攤說不會就可以沒事了,說會的人卻從此陷入忙碌的深淵,面對這樣一個吃大鍋飯、賞罰不清、過度保障的團體,人民能做的卻只有繼續繳稅!

看今日的民代及民選首長每遇到衝突或想發動抗爭事件,就口口聲聲說自己的做為都是以民意為依歸,而政府機構裡的大小官員當然是有樣學樣的拋棄自己的專業素養、堅持與良心,事事推說以民意為依歸時,現在就讓我們從一個鄉鎮的角度來解讀這些民意所累積的點滴後果吧。

大家都相信鄉鎮是最窮的政府單位,目前一個鄉鎮圖書館的購書經費一年多不及二十萬,然而隨便一個舖柏油、做排水溝的工程經費都將近一百萬;在文建會成立滿二十週年的今天,全省沒有一個鄉鎮公所完成其文化資產基本資料的建檔及整合工作,而且至今找不到有鄉鎮公所願意進行這樣的基礎工作,面對地方的古蹟、遺址、歷史建築或老樹,鄉鎮有興趣的總是發包找怪手將之夷為平地、一了百了的工程,荒謬的是,讓古蹟、遺址、歷史建築或老樹之所以顯得珍貴的時間因素,恰恰也正是主張拆除者的重要藉口;當每個鄉鎮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圖書館、各縣市都成立文化局之後,我們的文化水平卻在文化活動的推波助瀾之下,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這樣的現象,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到底我們需要怎樣的一個地方政府?

以鄉鎮的空間規模及人口數、施政的績效及與民眾之間所能產生的互動關係而言,其實鄉鎮才真正是地方自治的基礎,也是一個真正能磨練辦事能力、培養施政人才及領導人物的搖籃,多麼盼望我們所選出來的鄉鎮長能站出來,針對鄉鎮未來所想要經營出的一個高品質生活環境,而提出建設的藍圖,希望我們的鄉鎮長能以政府超過二十年的基層建設為基礎,很有信心的向鄉親們承諾:「我們環境中的柏油、水泥與工程已經太多了,所以未來的四年,我們所努力的重點不在於工程建設經費的爭取,而在於環境經營管理的強調,包括讓我們的行道樹能好好的長大、廣告物不再到處亂長、溪流不再水泥化、海岸不再充滿垃圾、行人有個舒適的徒步空間及車輛不再以馬路為家、、、。」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建設,是到了我們該強調經營環境品質的時候了,台灣今日的建設不是不夠,而是太缺乏有遠見且具統合性的規劃,以致少了應有的品質,所以我們將不再以柏油來思考我們的環境,以水泥來對待我們的青山綠水。

在台灣已是電子產業大國、政府部門幾乎是人手一部電腦,許多單位也多有屬於自己網頁的同時,這樣一個員工動輒七八十人甚至上百人、轄內事物幾乎無所不管的鄉鎮公所,其實更需要也應該妥善利用這個時代的工具,將鄉鎮古往今來的史料、進行規劃建設所需的基本資料、數據及與民眾權益相關的申辦作業等都放到網路裡,也就是說以建構一個「網路公所」的理想為目標,進行網頁的設計與架構工作;可惜的是,目前鄉鎮公所網站內所提供的資料多相當的貧乏、老舊,有的甚至只有標題而無內容,至於定時更新資料的工作,就更不用提了,而那個標榜與民眾雙向溝通的「大家談」,其實是沒有解決問題的功能的,說穿了,只不過是掌權者藉以炫耀重視民意的一個無用工具罷了。

面對民意高漲、掛帥的今天,企業家張忠謀先生對於領導者所提出一、有沒有堅強的信念,二、有沒有跟隨他的人,三、他成不成功的三重試煉,其實是頗值得選民在這一次鄉鎮長的選舉中,好好的想想:「我們到底想要怎樣一位具有領導特質的鄉鎮長?」(200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