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瑪曲:世界級的水源 藏族牧民的原鄉(下)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搶救瑪曲:世界級的水源 藏族牧民的原鄉(下)

2012年08月07日
本報2012年8月7日甘肅瑪曲訊,葉人豪、莫聞、謝璧如報導

青年與牧民合作 驗證環保理論

謝曉玲說,瑪曲的問題來源眾說紛紜,有氣候暖化、也有放牧過載的說法,也有學者如蘭州大學教授杜國楨,認為「包產到戶」的政策實施後,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草場、圍上圍欄,不能按照原本的規律逐水草而居,因此他們正在進行上述實驗,來驗證包產到戶政策影響說的假說,希望能改善現在的政策。

綠駝鈴總幹事冉麗萍說,兩年前,綠駝鈴開始關注瑪曲草場退化的問題,並開始尋找願意配合減少放牧的牧民人家,希望透過轉型及附屬產業推動的方式來代替牧民減少放牧的損失,以解決過度放牧的問題。謝曉鈴是綠駝鈴負責此計畫的成員,他表示,綠駝鈴支持當地成立自然資源共管委員會,預計結合8~15戶牧民,透過聯合放牧、以及輪流放牧的方式減少對草場的衝擊,阿旺就
是委員會的成員之一,現在,道爾加社共有2隊加入聯合放牧機制,每隔2~3天休息輪替,並養成遷移時把垃圾也帶走的習慣。

在訪問的過程中,道爾加社的耆老羅巴提到:「以前是整個部落居住在一起,大約有60~70戶,草場也非常大,但是每年的草場還是愈來愈少,跟現在一樣;大約在2001年左右,政府開始鼓勵以戶為主的放牧方式,而且每年還會來撒種增加草的生長。」但這樣的方式,就是官方所謂的「包產到戶」,其實造成了一些反效果,「後來常常因為牛羊分配的多少產生爭論,然後就分家,但基本上還是和平的,真正無法解決的時候就丟骰子!」羅巴感慨的說。問他會不會想念以前部落放牧的方式,羅巴說:「以前範圍大,現在大家都圍鐵絲,有時候草場沒水了,甚至還要用錢買別的草場的水!」

而年輕的阿旺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以前的方式沒有管制,有些家庭把水區挖很大,造成部落中其他家庭沒水可用;現在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草場,比較好。但整體上來說,現在大家區隔開來,紛爭反而比以前多了。

來自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的拔尚(蕭世暉)也分享台灣原住民的方式:「台灣原住民各族有自己的領域,有時候會有一些規矩,例如設陷阱,當你看到這邊有別人設的陷阱,表示這是他的獵場,你就要去其他地方,如果侵犯到別人的獵場,那是會有很多麻煩的;又例如某人在河邊取水,後來的人不能到他們上游去取,這樣是不尊重的冒犯,只能到下游取水。」阿旺對於台灣原住民族嚴格的規範很驚訝,表示在瑪曲的藏族是很自由的,沒有那麼多的限制。

謝曉玲提到,目前學者研究發現主要造成草場退化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氣候變遷,降雨愈來愈少;二是過度放牧,草原來不及生長;三是政策問題,政府推動的「包產到戶」政策,鼓吹牧民以戶為單位經營,可以提高收入,但這樣的方式是違背牧民規律。阿旺也表示,不管是以前的部落或是現在變成個體戶了,收入其實都差不多。

但阿旺也提到,現在的肉類價格已經比以往低了許多,這也是為什麼他決定減少放牧,改用其他轉型及附屬產業的方式經營的原因。以前牛羊的生產只要自己吃就行,多的就丟棄浪費掉,現在則會將多餘的奶肉製成乳製品,尋找出口的機會。

除此之外,甘肅綠駝鈴融入藏族宗教理念「神山聖水」對環境的敬畏,找尋本土文化與草原的結合點。利用舉辦社區學習的環境教育課程、以及舉辦攝影展,鼓勵當地居民記錄他們的生活,並不定時帶牧民外出學習參觀,吸取外在經驗。正如同謝曉玲所說的:「我們應該讓牧民自己決定想要的生活,而我們能做的只是在背後幫助他們。」

羅藏彭措說,曾有牧民老人家跟他說,這幾年「感覺地球變小了,因為草場一直在變小。」其他青年一樣,他深感挽救環境的責任深重,正持續努力著。

作者

葉人豪

喜歡爬山、走路,年輕時走了一半的百岳,還跟女友一起徒步環島。現在女友變成老婆,是個要顧家但又想到處跑的猶豫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