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環境保護施政三年行動計畫 民間團體:新瓶裝舊酒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保署環境保護施政三年行動計畫 民間團體:新瓶裝舊酒

2004年05月04日
本報訊

環保署昨天(3日)舉辦「環境保護施政三年行動計畫」北區座談會,邀集北部各地方環保機關,以及相關學術與民間團體共同參與。上午的議程由環保署各單位針對即將實施的三年行動計劃裡的六項群組計劃,包括「環保生活新典範」、「垃圾全分類零廢棄」、「資訊公開全民參與」、「環境污染物減量」、「事業廢棄物全方位管理」和「國際參與」進行報告,下午則和與會的學者與民間團體就這六大內容進行分組討論與意見交換。參與座談會的民間團體多半認為三年行動計畫其實只是「新瓶裝舊酒」,一些更迫切、更具體的政策並沒有出現在三年計劃裡。

「環境保護施政三年行動計畫」中,較值得注意的是「資訊公開全民參與」部分,環保署計劃推動產業環境會計制度,鼓勵廠商在財務報表中將用於污染處理的成本獨立列出;另外,環保署還將河川、空氣等環境品質監測資料上網公開,以及舉辦環保共識論壇、環保共識會議和環保國是論壇,邀請各方學者專家與民眾針對重大環保議題進行討論,並將討論過程錄影上網。

對於這個部份,長期關注環保政策的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謝和霖,對舉辦環保國是論壇等表示肯定,但在資料公開方面,他則認為還有不足之處。謝和霖表示,資料公開是環保團體長久以來的訴求,但三年計劃裡所提到的,其實是早已公開的環境監測資訊,真正需要公開資料仍付之闕如。這些資料包括各家工廠事業廢棄物的流向,以及工廠產生的毒性物質,如廢水、廢氣等逸出到河川或空氣中的成分有多少等。缺乏這些重要資訊,民眾無法得知住家附近工廠的危害程度,便無法進行監督或預先的防制。

另外,在「垃圾全分類零廢棄」計畫中,環保署預備將垃圾處理改以回收再利用為主,焚化與掩埋次之,甚至要進一步將掩埋場產生的沼氣或滲出水用於發電或循環再生,就連焚化後的底渣,也要進行再利用。

謝和霖認為環保署將原本以焚化為主的政策轉向回收利用是對的,但應更進一步中止尚未動工的焚化廠興建計畫,這是目前更為迫切的任務。至於含有毒性物質的焚化底渣再利用,謝和霖表示如何確保再利用過程中毒素不會逸出造成污染,是值得關切的。

至於其他較引人注目的計畫,則包括「環保生活新典範」中推動的環境教育法立法,目前草案已擬定完成,靜待行政院審議,以及「環境污染物減量」中焚化爐產生的戴奧辛減量計畫。至於其他內容,一般認為多是現有政策的展現,並無新意。至於環保署舉辦這樣的座談活動,謝和霖則表示這可以避免中央政策無法貫徹到地方,也讓民間團體可以據此監督環保署之後的政策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