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適時代來臨 14位達人分享水資源前瞻觀點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水調適時代來臨 14位達人分享水資源前瞻觀點

2013年12月05日
本報2013年12月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康杰修整理報導

民眾於水資源互動區體驗水足跡計算器App。照片提供: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響應聯合國「國際水資源合作年」,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於4日主辦「水適界 ‧ 大無限」環品學堂,由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公司獨家贊助,邀請14位來自台灣的各界等重量級「水」達人分享,從多元觀點探討「水調適」概念,期盼喚起民眾對水資源保育的關注,正視水危機的嚴峻考驗,為台灣的水資源環境尋求永續經營的可能性。

極端氣候多 水調適時代正式來臨!

台灣近年旱災與暴雨等極端氣候輪番肆虐,造成水資源挑戰愈來愈嚴苛,預估2030年台灣水庫蓄水量將僅剩一半。

隨著人類對於水資源需求持續增加,造成水資源缺乏及水汙染等問題,「水調適」的先趨概念因應而生,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提倡調適策略愈趨重要,宣告水調適時代正式來臨。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表示,「在極端氣候下,水調適時代已經正式來臨!所謂調適就是指我們面對各種忽冷忽熱的天氣、暴雨與乾旱交替的狀況,水資源的挑戰也愈來愈嚴苛,我們怎麼找到因應的生存之道。這也是為什麼水調適的概念愈來愈重要。」活動贊助單位──可口可樂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柯萊恩表示很榮幸贊助活動,「期待讓更多人認識水調適的概念。」

城市水調適:海綿城市生態工法 大幅降低淹水機率

依據聯合國資料顯示,全球現今人口已超過70億,其中約五成集中在城市地區,隨著人口總數愈高,將有更多人集中在城市地區。但現代式建築與道路可能將阻絕水與生態的自然發展。豪雨時洪水迅速累積在道路上,淹水災難無法遏止,乾旱時,城市則將成為水資源最缺乏的地區。

因此,「海綿城市」的先趨概念,意指透過城市水調適,將道路的設計改採為透水鋪面,藉由導水管讓雨水流入地面下的涵水層和貯水槽,就能在降雨時吸收雨水、降低淹水發生的機率,天熱時也有降溫效果。透過水調適,降低氣候劇變對城市的影響,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呼吸,使城市居民保有更大的彈性因應天候更迭。

社區水調適:汐止中正社區 舖造「會呼吸的道路」

過去飽受水災肆虐的汐止,近年來已透過社區改造,與豪雨颱風和平共處。新北市汐止禮門里中正社區的水調適從社區開始實踐,經由透水舖面工程打造「會呼吸的道路」及生態水循環系統。

當雨季來臨時,雨水不僅被地面吸收,地下水箱涵更發揮蓄水功能,讓居民可將收集起來的雨水,用來灌溉附近的花草植物而無缺水疑慮,中正社區也因此發展出綠意盎然的自然環境。同時,在炎熱的夏天,比起一般的柏油鋪面,中正社區的透水舖面也因蓄水池的調溫效果,而使地表溫度較低,讓社區環境更舒適宜居。

而藝人JANET也分享自身經驗,鼓舞大家勇於開拓水的世界觀,他呼籲更多民眾一同投入響應水資源保育的行列,除隨手關閉水龍頭、惜水再利用外,也可透過節水工具的輔助,例如水龍頭加裝節水墊片、選擇節水標章的馬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