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一週回顧版
2007.4.14
新聞短評: 綠色唬爛:我們被廠商的綠行銷術洗腦了嗎?
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馬的百貨公司外觀(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作者:廖桂賢(地景建築及都市設計師)

行銷廣告呈現的大半不是真實,說難聽一點,也非常可能因為沒有「真實」,才需要包裝和化妝。真正對人道及環境有責任的企業,不需要用行銷術來「扭轉」形象,再說難聽一點,許多企業的行銷術不過是騙術,搭著環保綠色順風車,想要扭轉形象繼續賺更多錢的企業,不過是在對消費者做「綠色唬爛」!

活動預告:

地球日全台活動預告

守望海平線:全球暖化,藝術可以怎麼辦?
《牛糞傳奇》Vandana Shiva與她的運動思想
反省、勇氣、挑戰 :2007全國NGOs環境會議
音樂與社會運動的對話與結合
422單車上路爭路權

 

政治新聞
彰工火力發電廠 「不予開發」
蘇貞昌釋出善意緩拆遷樂生院 危機雖解、陰霾未除

民進黨中常會 葉謝提出重大建設反思

大巨蛋周邊老樹未納入保護 環保團體告北市府
焚化廠關廠 八年內難達成
解決水資源爭議 中亞各國建立共管機構
美反恐新標準出爐 這回針對化學廠
中國新環境運動成形 NGO居功厥偉
 
經濟新聞
碳信用交易 煉鋼廠找台糖造林
防砂石短缺 經部增河砂供應
酒精汽油9月上路 經部擬補貼推廣
環保工業可望成為德國經濟支柱
碳交易基金熱火朝天 全球半年吸金47億美元

聯合國氣候變遷影響報告:窮者受創最重

中國實施長江禁漁制度遏制漁業資源衰退
保育新聞

綠島立牌 保護過路動物

紫斑蝶季 冷清畫下句點
開放採捕 澎湖特有種章魚恐滅絕
彰濱蓋發電廠 危及白海豚生態
哥倫比亞河水壩計畫:鮭魚勝訴,布希敗訴
世界罕見亞洲獅 嚴重瀕絕
全球生物造冊 2011年175萬種建檔
植樹造林須避開黑頸鶴生存地
 
科學新聞
央大:推估台灣暖化效應 仍充滿不確定性
醫技大躍進 奈米微粒可將藥物導入腫瘤
德研究:全球暖化可能加速地球自轉
氣候暖化造成美國西南無止盡的乾旱

美氣象學家預測:今夏將有9颶風侵襲大西洋岸

暖冬加劇春旱 新疆多種方式抗旱
生活新聞
和信醫院上百噸醫療廢棄物濫倒
環署:淡水河溪魚死亡原因 為擱淺缺氧致死
遠東化纖熱媒外洩 臭漫新竹
「NGO市集」在捷克 展現中東歐民主活力
廢塑膠袋回收 擴大全台25縣市試辦
紐約市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美1%
廣州巨資興建九大污水處理系統
教科書狂耗林木 學長的課本為何不能傳給學弟?
 
綠色課表
陽明山爵士音樂節
繽紛草山:親子同遊自然之旅
動物福利與人道教育研討會
生物多樣性講座:築夢踏實,種樹的人
第一屆中華白海豚陸地觀察志工暨解說員培訓
第九期寬尾鳳蝶班解說員培訓
淡水社大「我們的國家公園」課程
培力與行動:營造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課程
專欄
從土壤生命力探尋人類的健康

陸蟹危機

人牛對話錄

梨山.天冷

綠屋頂、自然素材 打造會呼吸的綠建築
閱讀海洋的生命力
 
副刊
松菸。樹心情
我的傑洛德.杜瑞爾收藏

坐看雲起時

螽斯

 
新聞短評
追蹤議題
政治新聞
經濟新聞
保育新聞
科學新聞
生活新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行動參與

環境副刊
熱門新聞
BBC紀錄片引起爭議 全球暖化是大騙局?
坐看雲起時
熱門關鍵字
高爾 環評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新聞短評: 綠色唬爛:我們被廠商的綠行銷術洗腦了嗎? 

作者:廖桂賢(地景建築及都市設計師)

行銷廣告呈現的大半不是真實,說難聽一點,也非常可能因為沒有「真實」,才需要包裝和化妝。真正對人道及環境有責任的企業,不需要用行銷術來「扭轉」形象,再說難聽一點,許多企業的行銷術不過是騙術,搭著環保綠色順風車,想要扭轉形象繼續賺更多錢的企業,不過是在對消費者做「綠色唬爛」!

近幾年來,無論是在先進或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包括全球暖化在內的環境危機,永續發展早已是熱門名詞,越來越多號稱環保的科技和產品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大量冒出。與過去兩世紀以來幾乎毫無環保考量的經濟工業活動相較,這樣的趨勢似乎值得欣慰,越來越多大型企業也宣稱要做環保,讓企業變「綠」(不管「綠」這個字的使用是否嚴謹,綠幾乎已經普遍的成為「生態」或「永續」的同義詞,中外皆然)。連惡名昭彰的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馬(Walmart),居然也提出再生能源以及綠建築賣廠的計畫,搭上了這班綠色順風車;過去許多被認為是破壞環境生態元兇的企業,特別是汽車製造商以及石油公司,居然也開始在電視上大打綠色形象廣告!這些企業真的轉綠了嗎?還是我們被行銷騙術耍了?也許,利用環境危機,打綠色牌會幫企業賺進更多銀子?

這幾年在美國看電視,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形象廣告,包括你所能想像的各種汽車品牌、英國石油公司、GE等等都在大玩綠色行銷,那些的廣告非關某個特定產品,而是充滿著各種與產品無關的美好的畫面,不外乎是天真無邪的小孩無憂無慮的玩耍、大人間彼此會心微笑、美麗的森林和山川等等,旁白當然是類似「某某企業重視地球環境與生活品質云云」,企圖讓消費者將企業形象與環保及人類美好的未來連結起來。

當電視上都充斥著向這樣感性的廠商愛地球、愛生態廣告,我們的地球環境真的會向廣告上的那麼美好嗎?你相信這些過去對環境以及人道正義冷酷無情傷害的企業,真的轉綠了嗎?行銷是行銷,廣告是廣告,行銷廣告只負責包裝和化妝,我們畢竟不住在電視的畫面裡,也看不清企業卸妝後的真實面貌。行銷廣告呈現的大半不是真實,說難聽一點,也非常可能因為沒有「真實」,才需要包裝和化妝。真正對人道及環境有責任道義的企業,不需要用行銷術來「扭轉」形象,再說難聽一點,許多企業的行銷術不過是騙術,搭著環保綠色順風車,想要扭轉形象繼續賺更多錢的企業,不過是在對消費者做「綠色唬爛」!

「綠色唬爛」是我對英文「Greenwash」這個字的翻譯。Greenwash是一個新創的英文字,這幾年在網路上越來越多評論者使用這個字,基本上就是指廠商企圖做一些環保,將自己包裝成綠色然後對消費者洗腦,看好消費者的環境意識越來越強烈,越來越願意支持環保行動以及購買相關產品。去年回台灣,朋友告訴我,現在「樂活」這個字在市場上紅遍半邊天,只要產品或服務加上「樂活」二字,消費者似乎比較容易買帳,這「樂活唬爛術」對沒有社會責任的廠商而言,是對無知又想趕流行的消費者的超級吸金器。

當然,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是所有廠商都在唬爛,每個廠商在環保上的努力不同,可能有些廠商的確努力地改善他們的產品。科技和產品的改善,當然有助於環境的改善,但我們無法僅僅科技的改善不代表環境的修補,因為許多技術和產品的改善充其量不過是讓環境惡化的速度減緩。如果先進國家已經開發中國家的消費習慣不變,舉個例說,在汽車需求仍然不斷增長,製造即使製造的是所謂比較環保的油電混和車,地球資源終究還是會這些永無止盡的消費和製造耗盡。

無論如何,在廠商越來越精於綠色唬爛和行銷術的年代,我們無法依賴企業的真轉綠或假轉綠來保護生態環境以及自然資源,做為對環境有關鍵影響力的消費者,第一件事就是先改變消費習慣;而作為負責任的消費者,在消費選擇上,至少要精明一點,別被廠商的綠行銷術洗腦了。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167
環境資訊電子報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訂閱退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倪宏坤•網編:李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