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傑洛德.杜瑞爾收藏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我的傑洛德.杜瑞爾收藏

2007年04月08日
作者:張東君(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

青蛙巫婆張東君啊,這篇文章鐵定會洩露我的年紀……

不可諱言,在與動物相關書籍的閱讀及學習環境上,我是個非常幸運的人,因為我從小就生活在一堆生物學家及科學家之間,不但生活周遭充滿了動植物,也有看不完的書。許多與大自然有關的經典之作,我閱讀的年紀,更是比別人早了許多。

《希臘狂想曲》大樹是在1995年12月底出版的初版第一刷就像康拉德.勞倫茲著的《所羅門王的指環》,大多數人是在上大學以後才會接觸到,但我卻是在11歲生日時,就收到我爸的研究生送我這本書作為生日禮物;而對於傑洛德.杜瑞爾,大多數讀者可能都是在1995年以後,當時的大樹文化出版了他的作品,才得以認識這位有趣、有心的動物保育專家,這可比我足足晚了11個年頭,因為早在1984年底,我就得到他的作品的台灣初版,並從此陷入「小傑」(當時譯為「小吉」)的世界,把他視為自達文西以外的第二偶像。

我之所以有幸能夠「先睹為快」,是因為當年東方出版社出版了《茄子與碎肉》、副標為「杜樂的動物世界」的新書,這本書的編述者為季光容,正好就是我在動物系的導師游復熙博士的太太。當導師請我們這群學生吃飯時,就對著他又吵又鬧地說:「聽說師母出了一本很好笑的書,我們每個人都要一本!」當然,像游老師那種英國留學回來,充滿了英國紳士味的教授是拉不下臉拒絕的,於是我們每個人都得到了一本《茄子與碎肉》,並如獲至寶似的,把它視為繼吉米.哈利的《大地之歌》系列以來的「聖經」。

《茄子與碎肉》由東方出版社於1984年12月的初版,編述者為季光容將這本書引進台灣的季光容女士,之所以不是「譯者」而是「編述者」,是因為《茄子與碎肉》並不只是翻譯原書,而是挑選出傑洛德.杜瑞爾的《希臘狂想曲》(大樹版書名《希臘狂想曲》)中,最有趣、最好笑的部分,萃集成「放長線釣大魚」的精華版。)

看完《茄子與碎肉》之後,我不但更確信我在動物系中要走的是研究動物行為及生態的「野外路線」,並且開始收集杜瑞爾的每一本書,以及我看得懂的每個版本。現在想想,甚至連我寫作的方式也深受杜瑞爾影響,就是在寫動物之餘,也會寫許多的人,而且總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很客觀地去找出每一個笑點,再用它大作文章。

在蒐集杜瑞爾每一本書的各國版本時,光看封面設計,就可以看出各國出版社對讀者層的定位;而書名的譯法,也會左右讀者對書的印象。

《蟲和野獸及家人》在日本是由集英社於1974年8月出版單行本之後,在1983年暑假出版文庫版,我的是1994版的文庫本東方出版社的《茄子與碎肉》,書名來自杜瑞爾小時候居住過的,也就是《希臘狂想曲》的場景――希臘科孚島上的名菜Moussaka(季老師還把它譯成「毋殺價」哩),為什麼以這菜為書名,引述季老師當時寫的前言名,是因為「這道菜是把茄子、馬鈴薯、碎肉一層層交疊起來,加上乳酪、香料焙烤而成,香滑可口,正像杜樂的這本書:說一段故事,說一段家人,再說一段希臘的風土民情;有的地方細碎香鬆如肉末,有的地方滑軟濃膩如茄子,嚐過的人,只覺齒香滿頰,很難說出為什麼這麼平常的幾樣材料,可以膾炙成這麼可口的美味?」

光是閱讀前言對書名的解釋,就已經讓我對內容充滿期待;封面上畫著坐在葡萄上,把肚子吃得脹鼓鼓,卻還繼續在吃的刺蝟,不但非常討喜,也點出了傑洛德.杜瑞爾當時所養的這隻刺蝟的「悲悽」下場。這實在是封面與書名經典的絕妙搭配。

原著出版於1956年,我這本是1977年的Penguin版日文的文庫版則是把書名譯為《蟲和野獸及家人》,封面用簡單的線條、有趣的造型、鮮豔的色彩畫出了書中出現的一些動物,讓人忍不住就想把它拿起來翻一翻。杜瑞爾的書正是那種只要你一拿起來看了一段,就一定會把它帶回家的書!

相較之下,英文版和大樹版的封面就顯得中規中矩,中文譯名也完全依照英文直譯,所以吸引到的,就只會是原本就對大自然有興趣的「大」讀者而已,不會像東方版和日語文庫版,會「拐」到其他市場的大朋友或小讀者。

那麼,重新出版的野人出版社到底會把這幾本書的書名訂成什麼?又會有什麼樣的封面呢?真是令人期待呀!把「小傑」視為偶像的我,非常希望新版書能夠吸引到更多的人,就有更多人可以陪我談這套書、這個人了。那麼,我在台灣也就可以比較不被視為怪胎啦!

本文原刊於作者部落格「青蛙巫婆's Blog」寫于2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