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來,發生過二次令國人刻骨銘心的災難,一次發生在陸地──九二一大地震;一次發生在沿海──墾丁油污事件。這兩次災難,都暫時使國人停止臉紅脖子粗的統獨之爭,停止汲汲於營生,而注視到了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我們四環的那片海洋。沒錯!我們居住在一座小島上!我們的領土還包括周圍的一些更小的島嶼,而不是什麼神州大陸。
半個世紀以來,國民黨統治下的教育政策,一直都在引導台灣人「望向中國大陸」,至於我們的腳下這塊土地呢?過去的教育是「不看也罷」,因此塑造了台灣人「有錢的話,趕快離開這個小島」的過客心態。
而在媒體上,我們也看不到對「島」的認同,只看到各種膚淺的「國際比較」被用作自我否定。在飛碟新聞網的專欄中指出:「美國是個富庶的國家,高速公路上盡是綿延的車流,車流中多數是新車、好車,車中多只坐駕駛一人,1公升汽油才12元。」如果以這顯示美國的富有,用來對比台灣的經濟衰退,恐怕就有問題了。美國近年經濟不景氣,是連帶影響日本、台灣經濟及股市的重要原因;而僅佔全球人口數三十分之一的、所謂富庶的美國,正是全球能源消耗量最多的國家,臭氧層的破壞美國應負起最大的責任!
那麼不看位於大陸的美國,來看看同為島國的日本是什麼情形好了:沈迷於物質文化的哈日族說,日本很進步,生活條件好;殊不知日本自從泡沬經濟至今十年,一年不如一年,失業人口比率也不知是台灣的幾倍──在日本留學的我,就不覺得日本有什麼好哈的,不但經濟蕭條,社會問題也相當嚴重。日本和台灣一樣都曾埋首於發展經濟而忘了腳跟下的土地,即使他們更早覺醒,試圖去其恢復其生活領域的島嶼生態,也還是只能亡羊補牢希望猶未晚矣。
多數的媒體評論者認為,台灣自從政局轉變至今,始終為兩岸問題、核四、墾丁油污等事件吵嚷不休,是這半年來經濟急趨衰退、產業出走的一些主因。然而深究這些引發爭辯的議題,莫不關係到未來該選擇如何的生活方式──我們要如何在島嶼台灣立穩腳步,而能無畏與淺窄海峽之隔的大陸中國面對面?要以何種方式維繫我們在島內的生計與生存?是否要兼顧與我們周遭的生態共生?這種國族認同、生存方式、生態互動將會塑造出怎樣的台灣精神與文化?這些,難道不是經濟發展至目前這個階段的台灣人,應該仔細思考的問題嗎?當下,還有時間讓我們繼續遺忘我們是「生活在島嶼」的現實嗎?
過去的國家政策並未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島國,過去的執政者從未能務實體認到作為一個島嶼國家的侷限性,以致盲從於經濟發展的迷思,毫無限制地開發土地、礦產、山林、水力……對島內有限資源予取予求,更昧於台灣島本位主義而把其餘更小的島嶼國土視為垃圾場、化外特區,最極端的例子是在小小的島上塞滿四座核電廠,然後把核廢料扔到其他小島,不論是東邊海域的蘭嶼或西邊海域的烏坵,好像這些地方都沒有人住、這些島嶼周邊都是生命荒漠。我們的農業政策也令人捏一把冷汗,面臨經濟全球化的農業發展對策,竟不是提升農業精緻化,同時強化國人使用國產農產品的信心;反而拿出裹著糖衣的政策,企圖掏空國家的基本維生系統,將大部份農村推向觀光休閒化。我們的漁業現況就更不必說了,沿岸海域承受了來自陸地的長期污染,加上政府一直未有合理的漁法管理(以致於我國漁民濫用流刺網、底拖網等毀滅性的漁法),生態已破壞殆盡,漁場日漸萎縮,蕭條的漁村、敗落的沿岸傳統漁業,顯示著環繞著島嶼的大片海洋己不再能提供島民足夠的生存所需。當前經濟的停滯,難道不正是說明剝削自然的發展方式己到了極限?台灣若不多下功夫在生態互動、知識教育、科學技術及人文精神等方面,只靠經濟,恐怕也不足以擠進先進國家之列。
這些問題積習己久。台灣引以自豪的經濟奇蹟,宛如盛開在垃圾堆裡的冶豔花朵,美麗卻奇臭無比。天災地變,人力無法控制;但天災地變後我們卻一次次發現,是人禍加劇了災變的傷害力──台灣的經濟奇蹟是以破壞水土、污染海洋、竭盡島上能源所換取來的。然而在有線電視網興盛、人民易受媒體左右的現時台灣,我們的新聞媒體引導視聽大眾正視這些問題嗎?抑或媒體反而成了建立台灣大眾媚俗、功利且否定自我的價值觀的推手?
撥開這些擾亂的言論,才能看見台灣未來的希望;正如撥開油污和垃圾,才能看見我們擁有美麗的海洋和微溫的土地。我們不應忘記,我們曾在九二一大地震及墾丁油污事件中所被引發的,短暫卻真誠地對我們生存的空間報以關懷的真情。
台灣是由島嶼組成的國家。生活在島嶼,意味著我們只有極有限的腹地與資源,經不起無節制的糟蹋;生活在島嶼,意味著在每一個/群小小島嶼內部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發生在西台灣中部的九二一大地震震波撼動了全島的土地,全島大眾對於現有三座核電廠發生事故的潛在危機感也說明了這個現實。身為島國人民,我們不能忘記海洋串連起我們的國土,從台北陸地流出的污染會隨著沿岸洋流污染整個台灣海峽(當然包括其中的島嶼)。
我們要選擇與島共生還是與島共亡?這個問題不是重振經濟或保衛股市就可以解決的,需要省思的層面還有更多。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與島共生
2001年04月27日
作者:張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