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河口發現9300平方公里珊瑚礁 科學家稱奇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亞馬遜河口發現9300平方公里珊瑚礁 科學家稱奇

2016年04月25日
摘錄自2016年4月23日中新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珊瑚一般生長在溫暖、乾淨的熱帶和亞熱帶海水里,但在水質渾濁且為淡水的亞馬遜河口,卻意外發現了一個範圍達9300平方公里的珊瑚礁系,令科學家嘖嘖稱奇。

新發現的珊瑚礁長965公里,位於水平面以下30米至120米,從法屬圭亞那延伸至巴西馬拉尼昂州。 這片淡水水域應該是不適宜珊瑚生長,因為珊瑚需要光照以及一定鹽度的海水。但不可思議的是亞馬遜河口流入大西洋的淡水區底下竟有一片珊瑚礁在茁壯成長。

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中,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雖然亞馬遜珊瑚礁與其他珊瑚礁相比,相對「貧瘠」,但他們在其中發現超過60種海綿、73種魚、龍蝦、海星和其他生物。 不過亞馬遜珊瑚礁剛被發現,就陷入險境。巴西政府已將亞馬遜河口80個區塊賣給石油勘探公司,其中20個區塊已開始產油,而部分產油區塊相信就位於珊瑚礁上方。這些極為靠近珊瑚礁的勘探區塊很快就會產油,而石油公司和巴西政府所蒐集的環境基線數據主要以博物館標本為依據。如此大規模的工業活動對環境構成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