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曼波魚的美麗與哀愁 | 環境資訊中心
海洋行旅

追尋曼波魚的美麗與哀愁

2006年09月11日
文字/攝影:范欽慧(國立教育電台製作主持人、影像工作者);曼波魚影像提供:五色鳥公司

曼波魚影像(圖片提供:五色鳥公司)五月的花蓮,來回推送的海水,讓七星潭顯得十分清幽安詳。但是,這樣的平靜很快就被打斷,下午3點多,一艘從附近定置網回來的膠筏上,載著一隻圓圓胖胖的大魚,我看到牠被送岸邊的推土機上,立刻轉運到附近的魚市場。這種看起來圓胖討喜的魚,雖然已經成為人類的貨物,卻仍然嘟著小嘴,露出淺淺的笑容,而牠正是目前花蓮新城頂頂有名的「曼波魚」。

「曼波魚」原名稱作「翻車魚」或是「翻車豚」,由於人類覺得這樣的名稱不夠吉利,又看到牠遲緩的動作,就像是跳「曼波」的節奏,於是為牠重新命名,從此命運也隨之丕變,搖身成為新一代觀光的明星。台灣東部是牠們迴游動線的區域,牠們喜歡游到海面表層吃水母,因此經常誤闖定置魚網。花蓮的七星潭是全台灣捕翻車魚最多的地方,幾乎佔了全台捕獲量的90%。

被人類利用殆盡的翻車魚幾年前,翻車魚是沒有人愛吃的魚,因為牠的魚肉十分堅硬,所以人們只食用牠的腸子,並取名為「龍腸」。後來,在一群餐飲業者的廚藝改造下,讓這種魚類的身價開始飆漲,接著花蓮縣政府每年舉行「曼波魚季」,安排了各種以「曼波」為號召的商品與活動,希望能帶動地方觀光,果然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一睹曼波魚的風采。幾年後,人類在牠身上又開發出另一個賣點,就是「與曼波共舞」活動,人類可以到定置漁網中,跟捕獲到的翻車魚一同游泳,人們可以很貼近地觀察牠,因為翻車魚是非常溫和的動物,眼睛又圓又大,非常惹人喜歡,幾乎看過牠的人,都捨不得吃這種生物。無奈的是,這隻與與人類共游的曼波魚,最後下場還是進入到人類的肚子裡。

人類因曼波而受益,但是我們對牠們的認識,卻十分有限。慈濟大學的張永州教授,是專門研究翻車魚的學者。為了了解牠們的年齡、生殖與食性,張教授兩年多來持續在東海岸追尋這群生物的身影,試圖對這種生物有更清楚的掌握。

花蓮縣政府每年舉行「曼波魚季」,安排了各種以「曼波」為號召的商品與活動。近年來捕獲翻車魚的數量暴增,也引起許多保育人士的質疑,但是根據漁民的說法,翻車魚是世界上最會生的魚,所以根本不必擔心牠們的數量問題。這是真的嗎?我來到張永州老師的實驗室當中,並提出我的疑問,張老師立刻拿出一罐裝著翻車魚卵粒的瓶子,告訴我說:「翻車魚是世界上產卵量最大的魚,一次可產三億個卵。雖然產卵量大,但是孵化率與存活率仍然未知,要估計族群量十分困難,做經營管理也有困難,即便知道族群量,因為牠是迴游性魚類,周邊國家對牠的利用情形我們也不瞭解,若沒有共同目標的管理,就無法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看來要真正達到「資源保育」的目標,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張老師說,翻車魚雖然有人稱牠為molamola。全世界目前有5種翻車魚,molamola只是其中一種,其他包括翻車豚、拉氏翻車豚、矛尾翻車豚、班點長翻車豚,而在花蓮捕獲的種類,主要以矛尾翻車豚為主。矛尾翻車豚和翻車豚習性不同,molamola會翻肚子曬太陽,矛尾不會,因此這種翻車魚少被標槍捕獲,一般都是以漁網或定置網為主。牠們迴游的路徑我們並不清楚,只知道牠們主要生活在海底200多公尺的深度,也可以到達海底下800公尺生活。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東部最容易捕獲的矛尾翻車豚,在世界其他國家的文獻中,居然被列為稀有種,十分罕見,但是在台灣的海域卻大量出現,這其中的原因,張永州老師也很想深入挖掘清楚。

我常在想,如果我們對翻車魚有更多認識的話,就可以獲得更多牠們給我們的啟示,而不僅只是把牠們當作食物來源,而是以更公平合理的態度去對待牠們,珍惜牠們。

※ 本文不適用網站CC授權,如需轉載請洽作者

作者

范欽慧

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對大自然聲音充滿好奇,喜歡錄音,也想更進一步了解生物相關知識,於是把鳥類和昆蟲的聲音錄下來。從1997年錄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