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
雲林媽祖蝠剩百餘隻 啟動全台調查
雲林縣是黃金蝙蝠群聚最多的縣市,近年來發現縣內蹤跡僅剩百餘隻,為全面及系統性保育,黃金蝙蝠生態館啟動「公民調查科學活動」,邀請民眾加入一起調查。民眾可利用網路隨時回報資訊,生態館人員及志工們也會進行日、夜間監測與觀察,利用超音波監測器搜尋周遭環境中蝙蝠聲音。(自由時報報導)
禁餵遊蕩動物法制化 陳駿季:動保反彈過大暫緩
多年來國內遊蕩犬貓管理有待加強,尤其遊蕩犬騷擾、攻擊野生動物和追咬人的案例頻傳。立委質疑為何生態熱區仍無法全面禁止民眾餵食遊蕩動物。農業部長陳駿季坦言,曾想把禁止餵食入法,但有動保團體認為一旦不餵食,遊蕩犬貓就會餓死,這部分還需要雙邊來溝通。(聯合新聞網報導)
雨季要來!高雄大樹光電場剷平山坡地 市府勒令停工
高雄大樹和山里一處51公頃山坡地設置光電場,業者砍伐綠樹準備施作第二期光電場,預雨季到來,鄰近居民擔心山坡地土石滑落,汙染高屏溪水源。市長陳其邁回應已經勒令業者停工,水利局也開罰10萬元。(聯合新聞網報導)
台灣核電廠全面停役!中油擴大尋求液化天然氣貨源
台灣核電廠全面停役後,隨即尋求液化天然氣(LNG)更多貨源,未來依賴海路取得能源的趨勢將有增無減。彭博引述交易商報導,台灣中油公司正尋求三個8月和9月交貨的LNG貨源。此標案是在台灣上周六核三廠因40年運轉執照到期而停役後提出的。(經濟日報報導)
台東氣象站建置逾1世紀 擬導入AI強化預報能力
台東氣象站自1901年成立,是台灣東部歷史最悠久的氣象觀測站之一,至今已有超過一世紀的觀測紀錄。氣象署說,未來將導入AI技術強化台東至綠島、蘭嶼的藍色公路預報能力,以及建置近岸異常波浪預警系統等。(中央社報導)
英碳市場展潛力 可望創13.5萬職缺400億稅收
全球碳信用評等機構 BeZero Carbon發布一項新研究指出,英國碳市場具備顯著提振經濟潛力,預計2035年底前帶來高達10億英鎊(約新台幣400億)稅收、13.5萬個高端就業機會。這份發表於5月14日、名為「從風險到報酬」(From Risk to Reward)的研究報告,凸顯碳權產業能在各項不同領域創造就業的程度。(中央社報導)
印尼東部火山週末數度噴發 警戒等級升至最高
印尼東部勒沃托比拉基拉基火山(Mount Lewotobi Laki-Laki)週末期間8度噴發,當局已將警戒等級升至最高級別。當地政府官員說,截至目前,火山噴發並未導致居民撤離或航班取消。這座火山去年11月噴發時,造成至少9人死亡、數以千計人撤離。(中央社報導)
傳英歐達成新協議 英國水域開放歐盟漁船捕撈12年
英國首相施凱爾今天將在倫敦主持與歐盟領袖的峰會,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英歐磋商昨晚取得突破,雙方已達成歐盟船舶可進入英國水域進行漁業捕撈12年的協議。根據最終協議,英國水域將對歐盟漁民保持開放至2038年,交換歐盟無限期放寬從英國進口食品的繁瑣程序。(中央社報導)
日本因應觀光公害 擬調漲訪日旅客「出國稅」
日本2019年起向訪日外籍客與出境旅客開徵每人1000日圓的國際觀光旅客稅(出國稅)。今天有日本參議員建議針對訪日客調漲「出國稅」,以作為觀光公害對策的財源。對此,日本首相石破茂回應表示認同。(中央社報導)
地殼儲藏大量天然氫能源,足夠使用 17 萬年
英國牛津大學、杜倫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團隊新研究表明,地殼過去 10 億年自然形成的氫能滿足人類未來 17 萬年能源需求;此外,火山活動、地殼擠壓等地質過程有助地殼氫氣釋放,也為未來氫氣商業開發提供科學依據。(科技新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