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7日
摘錄自2008年10月25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因應全球森林面積逐漸減少,林務單位推動「綠海計畫」加強農地造林,獎勵金高達180萬元;另外,民國94年停止補助的「獎勵造林」政策,今年9月恢復,每公頃補助款提高到60萬元。雖然2種造林方案的獎勵金很誘人,但縣內至今尚無申請案件,農業局呼籲符合資格的地主踴躍造林。
林務局大湖工作站說,森林是很重要的自然資源,台灣的森林面積已逐漸減少,中央研擬「綠海計畫」,要增加平原地區的森林覆蓋面積。
「綠海計畫」主要是擴增非屬河川行水區的農牧用地造林,包括一般農業區、兩期作均符合休耕條件的農地、縣市政府規劃的特定農業區造林專區土地,以及經環保機關改善完成的重金屬污染農地或經濟部公告的嚴重下陷地區。
大湖工作站說,「綠海計畫」是針對農地的造林補助,獎勵金高達180萬元,第1年每公頃補助18萬元,第2年至6年每年每公頃10萬元,第7至20年,每年每公頃8萬元,但造林面積須在0.5公頃以上,不足1公頃按比例發給。
農業局林務課長陳樹義說,「獎勵輔導造林」規定,私有林地的所有人、山坡地保留區、農牧用地及原住民保留地內林業用地及非都市計畫區農牧用地,都可提供申請,樹苗由公家補助,如果自備樹苗則不再發給補償金。
陳樹義說,「獎勵輔導造林」的獎勵金已提高到60萬元,造林者第1年每公頃補助12萬元、第2至6年每年補助4萬元,7至20年每年補助2萬元,相關細節可洽各鄉鎮市公所農業課或縣府林務課洽詢,35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