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螢火蟲研討會近日召開 商討拯救螢火蟲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國際螢火蟲研討會近日召開 商討拯救螢火蟲

2010年08月16日
摘錄自2010年8月14日公視新聞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由於氣候暖化,生態環境受到人為的破壞,螢火蟲的數量越來越少。來自全球超過百位的螢火蟲科學家跟研究員,近日聚集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參加第二屆國際螢火蟲研討會,商討螢火蟲的復育工作。

根據研究顯示,隨著地球氣候暖化,加上棲息環境遭人為汙染破壞,導致目前分佈在馬來西亞,泰國跟中國南方的螢火蟲數量急遽下滑,加上科技發達,夜晚無處不在的照明燈光,對螢火蟲的生態,都造成極大的干擾。

螢火蟲體內有一種磷化物,經發光酵素作用,會引起一連串化學反應,而發出的能量只有少數轉為熱能,其餘的就變作光能。也因此,光害污染將導致螢火蟲接受錯誤訊息,甚至是在還沒交配就死亡。

此外,自然水源的污染,也是螢火蟲的一大天敵。天然的植被是年輕螢火蟲生命循環的所在,卵跟蛹都需要靠這些自然條件,因此沒有自然的植被,就沒有完整的生命循環,就不會再有成年的螢火蟲。

日本螢火蟲教父大場信義博士強調,自然環境的恢復,光靠專家宣導是不夠的,還要當地居民全力配合,短則3年,慢則20年,才能回到適合螢火蟲生存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