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
摘錄自2013年10月8日新華社柏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近日,德國科研人員推出一套新方法,可以較準確地預測太陽能電池組件使用年限。儘管大多數太陽能電池製造商向客戶保證產品的最高使用年限為25年,但這樣籠統的使用年限說法並不準確。電太陽能電池組件暴露在複雜環境下,時間久了材料就會老化。
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下屬材料力學研究所發表公報稱,冰雪負荷、溫度變化和風負荷都會對太陽能電池組件造成機械壓力,使材料緊縮和拉伸,久而久之會導致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材料疲勞。在太陽能電池組件材料中,塑膠背板和由細銅絲製成的電池連接條尤為脆弱。
研究人員通過數據評估發現,即便是一陣微風都足以使電池組件出現振蕩,而且周圍環境的溫度越高,這種振蕩就越明顯。此外,紫外線輻射對材料疲勞的影響也超出預想。紫外線會使合成材料更硬、更脆,久而久之也會提高振蕩頻率。
基於現場測量結果,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套3D模擬系統。這套數字倣真和模擬系統可以推斷出環境因素對電池組件的長期影響,以及會產生何種機械壓力,進而預測電池組件的壽命。
研究人員說,這種實測和模擬相結合的方法,不僅能預測太陽能電池組件的使用壽命,還可用於改進太能電池組件的形狀、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