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境藝術節 看見成龍社區的蛻變新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國際環境藝術節 看見成龍社區的蛻變新生

2014年05月05日
本報2014年5月5日雲林訊,林睿妤報導

台十七線105公里處,舉目所見盡是一片沼澤濕地,坐落於此的成龍村過去總為水災所苦,直到2009年觀樹教育基金會受林務局委託進駐當地後,村落居民的生活逐漸產生變化。除了孩子們課後時間進行的溼地調查,以及大人們成立的環境解說讀書會;每年4月至5月期間,更有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與當地小朋友、志工們共同完成的「成龍國際環境藝術節」。

魚寮小徑走出希望之路

成龍國際環境藝術節今年邁入第5屆,是由觀樹基金會、林務局、雲林縣政府共同舉辦。承襲與濕地生活、環境結合的策展概念,今年主題為「希望魚寮Fishing for a Better Environment」,意在提升大眾對養殖生活、水產品的認識。魚寮作為養殖者儲放工具及休息所在,是養殖生活很重要的部分。所以選用魚寮做為創作主題,除欲改變硬體環境,更提供養殖生活的新想像。

2日舉行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參加者在蚵殼上簽名並綁在入口處

與往年的環境藝術不同,今年作品座落在魚寮周遭或直接改造魚寮,藝術家創作過程必須避免打擾魚塭作業,策展人Jane Ingram Allen表示,溝通是很大的挑戰,最初魚塭主人以為「希望魚寮」就是翻修魚寮,幫忙換窗戶、修屋頂,結果藝術家要做的事,實在超出想像。「今年並不容易,但很好玩」,Jane特別感謝出借魚寮的三位阿伯。

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創作,藝術家與志工以及成龍國小的小朋友們合作,蒐集可回收材料、利用在地素材,一共完成六件大型作品。像是美國藝術家Kathy Bruce為呼籲大家認識養殖生態,以竹片編織成穿牆的大虱目魚;荷蘭藝術家Maurice Meewisse打造的新魚寮;英國藝術家Katie Surridge與孩子們一起創作的壁畫魚,並用回收玻璃、磁磚創作馬賽克拼貼,開闢供人休憩的座位區,幫魚寮變裝 。

台灣藝術家王彥臻,利用回收布料及瓶蓋,幫魚寮打了個大蝴蝶結,作為送給土地的希望之禮。阿根廷藝術家Joaquin Fargas製作簡易發電裝置,淨化鹽水成淡水;法國藝術家Thierry Godet則是建造一座窯,希望大家聚集於此,一起分享食物與生活。所有作品皆都表達對當地生態、生活、生產的關切,作品所在的魚寮小徑儼然成為一條希望之路,使產業重獲新生。

台灣藝術家王彥臻作品「希望朵在裡面」 阿根廷藝術家作品「淨地」,製作太陽能及風力發電裝置,提出轉化鹽水成淡水的可能性

學習與水共生

而這希望之路並非憑空而生,而是眾多人努力的甜美成果。20多年來飽受颱風、豪雨,及地層下陷引發海水倒灌的威脅,導致成龍社區平地變成現今的溼地。而在面對海水淹沒的良田,及青年流失的養殖產業,在地人一直苦思未來的路。
 
2005年林務局啟動「雲林縣口湖鄉溼地生態園區經營管理示範計畫」,以生態休耕的形式,承租數十公頃農田,就地保存溼地。觀樹基金會2009年進駐當地後,則從環境教育著手,成立課後社團「成龍溼地偵探社」,帶領成龍國小的小朋友在課後、寒暑假時間,進行溼地生態或文史調查,及社區改造工作。並以「三代班」作為期許,帶領孩子、父母、阿公阿嬤一起向溼地學習,在2012年成立讀書會,訓練家長導覽解說當地的能力,逐漸培養居民對土地的認同感。
成龍大小偵探賞鳥之處「賞鳥貨櫃屋」
關於生產部分,2011年成龍社區進行「土壤再生計畫」,從堆肥做起慢慢改善鹽化土質,開闢菜園種植作物,現在已成為國高中生服務學習每周照護的地方。去年觀樹基金會也嘗試不抽取地下水的養殖方式。實驗魚塭分為三池,第一池引海水入池,透過培育藻水淨化水質,接著在第二池專養蝦、第三池混養文蛤、虱目魚,除了延續當地舊有的生態養殖觀念,更能循環利用水。今年並與嘉義大學進行藻水研究,希望能將實驗魚塭做得更好,成為當地不抽地下水的養殖典範。
 
「我們的孩子是幸福的,」成龍國小校長黃美惠在2日藝術節開幕記者會如此說道。孩子們從最初的害羞懵懂,到如今可以運用簡單英文與藝術家溝通。在3日及4日藝術節展期,更充當導遊介紹自己參與的作品。另有小時候參與藝術計畫的孩子,運用現在就讀電機科的專長,來幫忙修理基地的電燈。國際環境藝術節和成龍社區,在眾人努力下日益茁壯,就像這些孩子一樣。 
 

作者

林睿妤

念過森林,見過幾次微光透入林子的魔幻場景。現在覺得世事不能勉強,但願還有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