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十年變遷】找回庶民的環境詮釋權 | 環境資訊中心
環資十年特刊

【環境十年變遷】找回庶民的環境詮釋權

2011年04月24日
作者:汪文豪(天下雜誌記者)

汪文豪隨著網路科技的發達與社群媒體的興起,這10年來環境新聞的報導與詮釋,逐漸擺脫主流媒體以「台北看天下」的運作方式,也使報導內容跳脫以政經權貴為出發觀點的思考模式,讓普羅大眾在環境議題上更具有發聲的能力,也讓庶民找回環境詮釋權。

然而,相較網路與社群媒體對於環境報導的多元性與普羅性,這10年來主流媒體的環境報導表現相較過去2、30年,不但原地踏步,在政治與商業的干預下,主流媒體對於環境議題不但越來越冷感,報導的操作也流於公式化。少數計畫性的專題報導只是主流媒體用來擦脂抹粉,除為了報名新聞獎的評選,也稍微擦拭身上的銅臭味,向社會大眾證明自己還是扮演著社會公器的角色。

回顧1980年代,當時仍處於戒嚴,媒體掌握在黨政軍與少數報業老闆手中,對於環境議題的報導,不脫將環境運動者打成環保流氓的形象,以遂統治者的意願。雖然如此,另一股要衝破政治新聞掛帥的力量也隱然而生,楊憲宏為起始所進行一系列的公共議題調查報導,將環境公害的真相,歷歷呈現在社會大眾面前。自始,新聞與記者的類目中,在政治、社會與經濟之外,終於正式多了「環保」一項。

隨著解嚴與媒體開放,環境新聞的報導也成為當時熱門的顯學,一系列的環境公害報導呈現在都會區讀者的面前,世人才知道我們的國土山河竟是如此遍體鱗傷,滿目瘡痍。

但也如此,20多年來主流媒體對於環境議題的報導,似乎也定型於公害、衝突、恐懼與對抗,只有這類型的環境新聞才登得上報紙全國版。於此同時,國際上關於環境議題的一系列新公約漸次出爐,如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華盛頓公約、巴塞爾公約關於廢棄物的越境管理等跨國性的環境議題,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這類環境公約的最新趨勢與走向除了偶而見諸於報端,只有當台灣因流刺網事件或犀牛角事件違反公約而面臨貿易制裁時,才會躍升版面主角。

於此同時,媒體度過解嚴初期的百家爭鳴後,經過市場競爭,地區型的媒體紛紛不敵營運壓力而關門大吉,存活下來的全國性媒體,其觀點仍不脫以台北觀台灣的思考。又受限於台灣的國際處境,主流媒體對於國際環境新聞的關注也不足,喪失掌握許多最新國際環境公約發展最新趨勢的機會。

不過,這10年來,隨著網路科技的無遠弗屆與社群媒體的串連動員,環境新聞的產製與呈現已逐漸擺脫主流媒體以台北為中心化的思考,不但貼近在地反映真實的庶民聲音,在國際環境議題的關注上,也越來越能掌握時效與最新趨勢。以苗栗大埔農地事件與反國光石化議題,就可見到社群媒體搶先主流媒體關注。同時,相較主流媒體在這些議題的冷漠或曇花一現式的報導,社群媒體的呈現更為深入與持久。

此外,對於國際環境議題的新趨勢,也有越來越多的部落格寫手透過網路掌握第一手資訊,結合個人專業領域,將最新發展與影響,忠實傳達國人面前。

可惜的是,絕大多數行政機關對於環境新聞與輿情的蒐集,仍停留在以主流媒體為來源的地步,對於網路與社群媒體的認知與經營,仍然顯得陌生,甚至抱持敵對的態度,以致在回應真正的民情輿論監督時,反應慢半拍。

在當今新聞環境日益嚴峻與退縮的情況下,環境資訊電子報能夠扮演環境新聞守護者與領先者的角色,忠實傳達庶民的環境聲音,一步一腳印地走過10年,實屬不易。期許未來10年,環境資訊電子報能夠再促進公民在環境議題上的對話,成為環境新聞報導的第一品牌,也成為推動台灣公民社會發展的重要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