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快速道路2012動工 紅樹林保留區前途未卜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淡北快速道路2012動工 紅樹林保留區前途未卜

2011年06月28日
本報2011年6月2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淡北快速道路環評過關,紅樹林保留區前景不明。爭議多時的淡北快速道路近日通過環評,再次受到矚目。本案新北市政府預計2012年動工,開發單位雖計畫成立生態監督小組,但能發揮多大功效,能不能確保紅樹林保留區,並沒有說清楚。在環評大會現場關切的立委田秋堇表示,生態監督小組應該要有公權力,否則可能淪為六輕安全監督委員會之處境,當事故發生時,委員不得其門而入。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則認為,本案即使通過環評,仍應重做文化資產評估,因為自然保留區是文化資產審議最嚴格的等級。另外,對保留區的認定不應只是從紅樹林開始計算,其周邊政府列為雜樹林之區域也非常重要,屬於不同環境的介面。

劉益昌認為,農業或自然保護單位應給新北市政府建議,函請行政院農委會將所疑慮重新予以鑑界及劃設,就不會出現爭議。此區自從1986年前畫設為保留區至今,植物成長已有變更,應進一步處理。生態保育的疑慮確實存在,貼著它施工,絕對不是只阻隔聲音光線就可以。

本案北起登輝大道與中正東路交會點附近,南迄大度路與中央北路,全長4.7公里,其中平面路段2.7公里,橋梁路段1.7公里,地下箱涵0.3公里,寬3.25公尺,道路型式採中央不分隔雙向四車道。上周三(22日)已有條件通過環評,預計2012動工。

依照環評決議,本案開發單位應與新北市地政單位和農委會確認紅樹林保留區之鑑界,劃設完成,並確定迴避距離;施工前應確定:施工範圍內依文資法完成調查評估以及保存事宜、設置施工圍籬;成立生態監督小組及運作(監督小組成員至少15名)。工程完成後應持續進行長期生態監測至少6年,並應設置保護綠籬或其他生態性隔離設施。

侯友宜、吳育昇領軍  強推道路開發

三芝、石門、淡水里長包車到環評大會關切淡北道環評。本案爭議點包括道路定位以及開路是否對紅樹林保留區的衝擊。支持者包括立委吳育昇、無黨籍立委蔡錦賢、新北市議長陳幸進、議員鄭麗香、民進黨議員呂子倉、副市長侯友宜以及三芝、石門、淡水區里長,他們認為當地居民飽受塞車之苦,快速道路非開不可。里長聯誼會會長江慶發痛斥反對者並非淡水人,不了解淡水人的痛苦。新北市政府也強調,淡北快速道路完工通車後,將有效解決台北來回淡水的塞車問題。

吳育昇表示,55位里長不分藍綠,超過6成都支持蓋路,本案不該被妖魔化成藍綠對決。身為有良知的立委,雖尊重台北市政府,但應看道路的使用效率,重申此路為核災疏散道路。

開發單位鄭重表示,此案為台2線外環道,從來沒說過是暫時的,當台2線拓寬時,就用來當作替代道路;此路為永久性的市區道路,屬於縣級以下外環道。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承諾將增設生態紅外線監測設施、成立生態補償保育基金,將環境保護做得最好,讓這條路成為安心快捷的道路。

環團:開路理由牽強  將發起連署

而反對者則認為,開路只有轉移交通瓶頸,未能解決問題;淡北只有上下班交通擁塞,平時並不會。而這條路沒有改善交通問題卻要犧牲生態,質疑意義為何。立委田秋堇認為,生態監督小組應該要有如同環境督察總隊的公權力,否則可能淪為六輕安全監督委員會之處境,當事故發生時,委員不得其門而入。當生態危害發生,是否可以要求道路拆掉?監督小組的定位在法律上的強度又是如何?

田秋堇形容,淡水河貫穿兩都會,有如塞納河,「法國人會在塞納河蓋這樣的東西嗎?」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崔愫欣則質疑道路定位,而此案關乎台北市,北市府多次提出質問,也未獲解答。至於做為核災疏散道路,崔愫欣說,核災發生時是往南跑,以核災要求開路理由牽強。

金色淡水社造學會代表說,自己是三芝鄉居民,開車到台北市上班,所謂的壅塞也不過是上班時多十幾分鐘;下班則以大度路到淡水塞,過了關渡大橋就能很快通行。住在4.7公里道路上的八勢里民陳小姐表示,交通評估報告誇大交通惡化。這一年,尖峰交通特別擁擠是因多項工程同步進行,占用車道;現在工程結束交通順暢多了。

環評大會之前,反對的居民、單車族與環團代表,騎著自行車到環保署門口要求「淡水要低碳鐵馬、不要快速道路」,表達不要忍受快速道路的噪音廢氣、失去親水樂趣與紅樹林景觀的單車道。對於此案的環評結論,環團認為是屈服於利益團體的壓力。綠黨王鐘銘表示,前幾次環評發現因淡北道路可能入侵紅樹林保留區,開發單位為了避免違法而將之削減,未來的生態監測小組沒有人事、經費,運作不會有效果。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團體表示,將會持續反對與監督行動,包括發動民眾連署,呼籲朱立倫市長應停止道路興建;此外,9月舉辦的大台北無車日,也將發動民眾的抵制。「淡北快速道路堅持興建,無車減碳將成為空洞口號,新北市政府根本沒有資格辦無車日」王鐘銘說。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