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環境媒體交流行程14、15日前往彰化海岸,坐上馬英九總統也坐過的鐵牛車,踏上泥灘地,瞭解當地居民為了溼地與生計,與全國民眾一起扳倒國光石化開發案的歷程。「你們可是第一批踏上大城溼地的陸客呀!」熱心推廣溼地牛車觀光的芳苑文史工作室魏清水興奮地重複著。
出身自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媒體人早已見多識廣,但大城溼地仍讓他們感到非常新奇,對蚵田產業以及只有在退潮時出現的道路感到好奇。吃了鮮採現烤的蚵與雪蛤,特色美味讓一掃旅程的疲累,光明日報記者馮永鋒甚至無拘無束地在潮間帶游泳起來。
受到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之邀來台進行10天參訪的中國環境媒體人,除了體驗溼地之美,也與彰化環保聯盟代表、在地漁民展開座談,交流兩岸溼地的經驗,耙梳大城溼地如何逃過國光石化開發案的劇烈衝擊。
彰化環盟副理事長蔡嘉陽指出,國光石化議題在近三年透過強力監督環評、號召認股參與環境信託、宣傳瀕危白海豚的所受衝擊、舉辦白海豚路跑賽、「白海豚SOS」千人排字、環境教育體驗活動、邀請宗教界與藝文界等各領域替溼地發聲等各種方式,讓國光議題成為全國性的話題,吸引全民關心、參與,終於達成人人口中的不可能任務──撤銷開發案。
蔡嘉陽表示,從學者到兒童,從在地人自保行動到都市人自發遊行聲援等行動,都發揮了力量。而持續推動的信託認股行動,是一種更有力量的連署。使保護溼地成為全民支持的事件,今年初開始,每次相關的審查會議,學者、藝文界人士、學生接連走上街頭表態,媒體密集報導,最後於422世界地球日當天,馬總統終於表態了,公股不支持國光石化在彰化開發的宣言。
蔡嘉陽的分享,不但讓除了當時參與其中的台灣團體與在地民眾心有感觸,中國媒體也表示深受感動。
被譽為中國最自由的一份報紙,南方週末報的記者袁瑛整理出該報多年來對溼地的報導,從媒體視角,展現出中國對溼地利用的演變、工業與溼地的衝突,以及保護區遭到蠶食的危機。他們對台灣全民如何「扳倒」國光石化相當關注,曾作了系列報導,就在上星期也即時的推出了關於台塑六輕一年內發生了七次爆炸的觀察整理。
在座談中,中國媒體相當關注的是,國光石化離開大城溼地後,有相當大的機會將落腳於中國,台灣保衛大城溼地的經驗是否會在中國出現?對此,蔡嘉陽提出建議,一定要讓目前爭取開發計畫的地方,瞭解到國光石化有如過街老鼠,在彰化之前,已遭到台灣其他縣市多次的抗拒。
《中外對話》中國總編輯劉鑒強與新民週刊資深編輯汪偉,好奇為何大多數的當地民代與官員會贊成國光石化,以及當地民眾是如何抗拒金錢的收買。芳苑在地退休教師林連宗表示,彰化人從1994年抗爭東麗紙廠在芳苑落腳的經驗,讓居民早就有為了土地而團結的意識。對國光石化表示贊成或不反對者,多為有利可圖或開發業者相關人士,他們等待的是建廠後龐大的工程利益分配。
芳苑鄉自救會會長、鄉民代表林濟民強調,土地遭破壞是不可回復的,因此在地民眾,尤其是老年人不顧八九十歲的高齡,每次北上抗爭都爭取參與;他們一生省吃儉用,卻為了反國光願意自掏腰包五千、一萬的贊助等等作為,凸顯了這些老一輩對於土地的情感,也讓他們這輩壯年充滿使命感,不願背棄。
相對之下,中國媒體人多認為,目前的中國環境運動由下而上的草根力量仍較為欠缺,雖然曾有將600億人民幣規模的巨大石化廠遷離廣州珠江三角洲的事件, 但這項角力過程其實僅限於政府層級之間,除了當地學者與特定會關注的少數媒體外,民眾的參與較少。環球時報記者梁若喬表示,相當羨慕芳苑鄉有彰化環盟、芳苑當地自救會等團體擔負起公民行動的角色,這是目前中國缺少的,他們希望能從台灣經驗中找出,如何培養出這樣的公民意識。
與談的當地產業「台明將玻璃公司」總經理林肇椎認為,其實「當環境遇上開發」,兩者並不衝突,差別要看利益是否屬於公眾。環境的破壞無法以金錢衡量,例如當地有2.4公頃的鷺鷥林,這花大錢都打造不出第二個,應該妥善規劃發展觀光。
中國媒體對乘坐鐵牛車出海的行程念念不忘,頻頻表示願意推廣給自由行的陸客,讓陸客得以在阿里山之外,有更多精緻、深度、貼近土地的行程,可以好好認識真正的台灣。
在活力生猛的泥灘地上,一行人接觸了溼地上的泥灘、嘗過鮮美的蚵蛤,坐著鐵牛車,在海風吹拂下,梁若喬指著遠方說「那裡好像是海市蜃樓呀!」順著方向看去,原來她看到的是台塑六輕。如此高耗能的石化產業,學者與環團曾用「流血輸出」一詞來形容,凸顯短期的財富,無法換回白海豚只出現在傳說或神話裡的未來。不管發生在哪一個國家的境內,都是愛護環境者所不樂見的。與會的環團指出,讓全世界降低對塑膠的依賴,才是終結石化污染的根本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