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綠色小村能源自給 各國觀摩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德國綠色小村能源自給 各國觀摩

2012年03月11日
摘錄自2012年3月11日聯合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德國東部村莊費爾德海姆(Feldheim)人口雖少,卻是全球再生能源的標竿,在日本311福島核災爆發後,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來觀摩,思考如何用再生能源取代核能。

德國明鏡周刊報導,費爾德海姆位於首都柏林西南方約60公里,是個寧靜的村落,沒有酒吧、餐廳與博物館,只有150個村民,卻是德國唯一擁有專屬電網(電力輸配送網絡)的村莊,所有電力和暖氣都是經由當地再生資源產生。能源自給和完全依靠再生能源,讓費爾德海姆去年吸引3千人到訪,其中半數來自日本,其他包括南北韓、澳洲、加拿大、南美、伊朗與伊拉克。

費爾德海姆當初是因地廣人稀、風力強勁而讓知名再生能源公司「能源」(Energiequelle)相中,在此興建風力發電機組。如今,整個風力發電園區的風力機組數目甚至比村中民房還多。

2008年費爾德海姆建立生質能源沼氣廠,藉由焚燒未利用穀物與養豬場的排泄物產生熱能,與當地農業相輔相成。

至此,費爾德海姆已做到所有能源自行生產,便決定要擁有專屬電網,免去中間商。但原來的電力公司E.on拒絕出售或出租電網,於是費爾德海姆在「能源」公司協助下,每個村民出資3000歐元(約台幣11萬元),自行架設可依不同時段用電量供電的節能智慧電網,2010年10月完成。

如今村民電費支出減少31%,暖氣費減少10%,建造專屬電網也為當地創造了約30個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