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衡保育功能與遊憩需求,是在地狹人稠壓力下,台灣的保護區必然面對的課題。12日由營建署主辦、國家公園學會協辦的國家公園暨保護區生態旅遊講座,邀請現任日本筑波大學農林工學系教授伊藤太一,以及美國奧斯丁州立大學教授Theresa G. Coble兩位學者分享生態旅遊的現況、遊客衝擊與管理。
Coble以夏威夷歐胡島火奴魯魯恐龍灣為例,僅僅兩英畝沙灘及三英畝濱海草地的彈丸之地曾經創下「每57秒即有42人下車入園活動」的盛況,就好比被撐大的胃,一旦某種特定的遊憩活動在當地行之有年後,常被使用者視為管理單位的「默許」,而居高不下的遊客量難以返回。
Coble指出,在遊憩衝擊及經營策略研擬中,確認問題核心是關鍵!主管單位往往會想快速解決面對的問題,而忽略真正的核心問題,他舉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作說明,若當局在遊客、車量增加的情況下,僅以建設停車場來滿足需求,即是忽略問題核心的做法。Coble表示,恐龍灣以管制旅行團數量、禁止路邊停車、提高遊客入園及停車費等措施,將原本每日一萬人遊次降至3000人,但這麼做,並不僅為急驟地降低遊客量,而是要相對提高遊憩品質。
舉例來說,主管單位與民間團體「恐龍灣之友協會」合作設計規劃解說教育的活動,以學習中心展示當時最佳的展示設計、動手做的活動,鼓勵遊客學習保護區內的歷史、地質與海洋生物。他們還將遊客衝擊:浮淺過程踩踏珊瑚、以人類食物餵珊瑚礁魚類等保育及海灘安全的訊息設計成7分鐘的影片,要求入園前一定要觀看,而入園票依不同時段搭配著解說影片以控制進入海灘的人數。
另一場景在日本,白神山地因為以青剛栗林為主的多樣性的環境,被列為世界遺產,始為日本人知曉,慕名而來的遊客也愈來愈多,政府便在前往青剛栗林登山口的林道上設立大門,這一段執行車輛管制的路程,需要行走10公里讓遊客減少,而將近三個小時的路程也考驗著解說嚮導。
由政府部門推動當地居民作為解說嚮導的制度,正是伊藤太一長期以來所倡導的重要概念:生態旅遊的重點在於小規模兼營,而不在於利潤收入,也不以生態旅遊為唯一收入來源;例如在白神山地冬季雪封,無法進行旅遊時期,會進行生態調查或其他相關業務的工作。白神山地的生態旅遊主要由退休者或獨資經營的地區居民所投入。如何進行高齡教育也許是個課題,但相對地因為高齡媽媽的投入,讓當地的鄉土料理融入生態旅遊。
伊藤太一從南到北介紹西表島、小笠原南島、屋久島、白神山地、知床等國家公園與世界遺產區內的生態旅遊,也特別提及生態旅遊不只有經濟面,還有環境面與社會面,回顧過去日本的宗教登山在型態上早已實現生態旅遊,如幕府時代以政治理由限制馬車利用和橋樑建設,結果步行文化繁榮,伊藤太一認為,鼓勵步行旅行與森林治療將有助於面對中高年自殺、生活習慣病等社會與人民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