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穗纍纍飽滿稻穗中,赫然發現一窩蛋!一群人聚集研究,到底是什麼蛋?為了解開謎團,當地發展協會架起攝影機,展開一段尋雞之旅,並將過程剪輯成紀錄片,生態紀錄片《有雞可尋》前天(25日)在苗栗苑裡首映,稻鴨庄庄主李清彰說,當初為了保護環境開始種起水稻,經過4年時光,3、40年前田裡常見的白腹秧雞重返農田,印證了他們回復傳統農業價值的努力,沒有白費。
白腹秧雞帶來農田生態系恢復的訊息
2007年,是「苗栗縣火炎山苑裡沖積扇平原生態人文發展協會」推廣無化學資材耕種的第4年,他們在田裡發現一窩蛋,似乎是為了獎賞他們恢復環境的心意,特別是,當人們得知下蛋的主人,是早期農業時代常見的白腹秧雞,更是受到激勵。為了進一步紀錄白腹秧雞,協會架起攝影機觀察,並讓白腹秧雞成為農田裡的主角,歷經2年時間,完成了生態電影《有雞可尋》。
協會執行長蕭明宏說,白腹秧雞曾是台灣3種常見的秧雞之一,農法的改變使得許多生物消失,也讓白腹秧雞沒有食物可尋,而逐漸逸出農田圖像外。白腹秧雞回到農田,讓協會看到的是農田生態系逐漸恢復了。
導演陳樂人表示,當得知為白腹秧雞之後,找了一些資料,但遠不及現場觀察所得的資料豐富。「白腹秧雞除了折4支稻穗築巢,還會在離巢10公尺遠做一個供育雛親鳥休息的地方,沒有一本書提到這件事!」
白腹秧雞台語叫「臭屁股仔」李清彰說,過去農民總考慮生產,因此對於臭屁股仔折稻穗做巢認為是害鳥,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他們觀察被折下來的稻穗還是持續成長,可以收成。
從送米到米不夠賣
協會的成立宗旨,主要是為了保護環境。為了恢復農業的生態價值,協會認知到必須發展成地方產業,而於2004年開始投入水稻生產。李清彰說,一開始以無毒農法種出來的稻米,比慣行米還難吃,種好的米還要拜託別人吃。一群人從不懂得怎麼賣米,慢慢摸索到現在發展出社區微型產業,,一直到現在,生產的米都不夠賣。
這個過程也讓他們體會到,轉種有機過程所謂的「轉型期」產量低、品質不優,這時期的農民最需要政府入場協助。「轉型為有機農法,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轉型後第5年以後產出的稻米最好吃,地力恢復後,產量也能達到土地的最大值。」
李清彰認為,生態農業是為了恢復台灣農業傳統價值,他認為協會的努力,已經能讓農村生態環境回復到50年前的6成左右。
誠心保育照顧鄉土
紀錄片放映會當天,透過導覽解說,與會者目睹有機、重視生物多樣性農法下,圳溝中水草種類豐富、水源潔淨,隨便一撈,許多魚、蝦、貝類充滿其中。而減少兩三行耕種面積所營造的田埂,則讓包括蜘蛛在內的節肢動物、鳥類得以捕食、棲息。「這裡的鳥很少造成田裡的損失,因為田埂就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蕭明宏說。
因拍片得以認識稻鴨庄,陳樂人感受到協會這一群人對於環境保護的心意。「他們非常誠懇的做環境保護」,他舉例說明,蘇嘉全擔任農委會主委時,有機認證還需通過電導度測試,那時候申請驗證,因為電導度無法通過,於是協會開始找問題,當地屬於大安溪流域,上游有電鍍工廠將水排放順流到農地來,但環保局水質標準不管電導質,因此並未違規;河川局也相同。只有水利會要求改善。
之後雖然有機認證不再要求電導度檢測,協會卻未忽視電導度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透過各種管道要求工廠改善,並且動手學習人工濕地(生態池),將上游排放的水先導入生態池,經過層層淨化,再進入灌排系統。包括鴨舍中的鴨池,也利用相同原理處理,而避免了污染的可能。
社區自發推保育 林管處也支持
新竹林區管理處處長張偉顗表示,社區以環境保育為優先,並因此發展農業糧食生產,自發性為了保育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啟動的生態農業,十分難得;林管處對於社區具有保育概念,願意付出實行的社區,都將透過社區林業全力支持。此次以白腹秧雞導引出社區農業轉型過程的故事,增加了生態農業的趣味。
協會成立的稻鴨庄生活農場,生產面積從十年前的零,一直到現在2公頃面積;6位以勞委會多元就業計畫申請的人事,已由全部補助演變到現金3位需要補助,3位可以靠生產所得自行負擔。明年,該會預計轉型成為「社會企業」,讓農村生產的產業規模發展起來。
《有雞可尋》──夾縫中的生「雞」
稻鴨庄位於苗栗縣苑裡鎮,社區以農業為主,風貌樸實寧靜,少有污染,工作機會不多,人口嚴重外流。
近年來水泥進駐,道路拓寬,致使地方特色與優美生態逐日凋零。加上區段內進行農地重劃,破壞持續加劇中。於是在社區居民對土地自覺的情感而自發性發起組織。
苗栗縣火炎山苑裡沖積扇平原生態人文發展協會自籌組以來,以生態優先推動有機農業,不但找回農田消失已久的生物多樣性,同時重新締造農業價值,在社區產業經濟與生態保育並行並重的發展下,重拾農村活力,並積極朝永續生態社區發展邁進。
透過對區內白腹秧雞的觀察及簡易紀錄,發現生性靈敏、機警的白腹秧雞,從一開始只聞聲不見影,到最後成為稻鴨庄的流動戶口,迄今處處可見牠的蹤跡,足見環境復育有成。協會希望透過白腹秧雞生活習性的探索,找出人與自然、人與生物的和平對話,傳達生態保育的重要。
本影片拍攝目的,就是傳達透過自然且友善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僅可以維持生物的多樣性,也促使自然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人類可以與自然和諧共存,並分享自然界所提供的各種惠益,希望全民一起將維護台灣自然資源的思維化為實際行動,共同守護台灣這片土地。(資料來源:林務局生態電影節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