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選舉 x 環境】微小力量也能創造改變 楊華美溫柔堅定護花蓮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2014選舉 x 環境】微小力量也能創造改變 楊華美溫柔堅定護花蓮

2014年11月05日
本報2014年11月5日花蓮訊,特約記者蘇盈如報導

※ 編按:環境資訊中心推出【2014選舉×環境】專題,專訪對環境友善、願意替沒有選票的弱勢爭取權益的候選人。

東部近年來面臨磨刀霍霍的開發案,當當權者拋出的規劃,導致發展與環保、文化保存形成衝突,總有「不是在地人別管在地事!」的質問。那麼,關心家鄉環境、未來永續發展的選民,有沒有機會選出一個更為公共利益著想,願意傾聽民意的代議士呢?今天,來看看花蓮縣議員候選人楊華美怎麼說。

前陣子筆者有機會去到香港,目睹10月21日當天晚上,佔中學生代表與香港政府,展開了一場關於民主的辯論。除了旺角以外,佔領現場之一金鐘,民眾聚集在大屏幕底下觀看轉播。時而噓聲、時而鼓掌叫好。對於參與公共事務公民權的單純渴望,真切而堅定的瀰漫現場,理直氣和地詢問:為什麼不能夠?為什麼不能有?

花蓮縣議員候選人楊華美;攝影:蘇盈如。香港政府代表毫不讓步的態度,想得是「由有資格的少數者決定就好」。這種極端父權式的決策暴力,消音了每一個人有權介入、辯論、參與、影響公共事務的可能。至今仍持續的香港佔中,對於獨立台灣的啟示,絕不僅是面對中國在同一條民主自決道路上的對望與夥伴。

而2014年即將來臨的九合一選舉,許多人投入這場大規模地方層級的政治角力,宣告人人有權決定公共正義。在東土的代議士,花蓮縣議員候選人楊華美,便是其中之一。

眷村成長  流動的底層生活特質

抵達花蓮市,在一個街廓之外就是太平洋的北濱路上,一間開放、簡單而乾淨的競選總部裡面,遇見了華美。入口處寫著「Make a Change」,牆上掛著反核、土地正義的旗幟。由黑潮跟地球公民等公民團體聯合推薦的獨立參選候選人楊華美,開始敘說屬於她與這塊土地的種種。

每個巷弄間的生活條件非常懸殊,我們聊起一種不具有本質性,而更傾向居於流動與底層生存的花蓮人特質。

華美提起花蓮縣多為原住民族,以及人數不多但比例高的新移民。她的父親是外省第二代,母親是客家人。政府政策在7、8年前開始遷眷村,無區別的大樓是目前常見的居住景象。華美12歲以前住在台肥眷舍,之後搬到眷村。

她說「搬到眷村環境比較複雜,彼此不同官階,有人沒結婚、也有婚配對象不同,有些人殘疾。生活久了也就習慣周圍鄰居是各種模樣。」「大家關係很緊密,」她指出,「一起生活在那個空間,會發展出一種關係跟情感。我需要時你幫我,東西你借我、我借你,已經超越族群。」

無黨無派,由公民團體聯合推薦,楊華美的競選辦公室,懸掛著土地正義和環境議題的毛巾,顯示出其團隊關心的議題。攝影:蘇盈如。

社福工作背景  看見政策不正義

看見了不同人的處境、讓她更難以忍受決策權力與恩給式福利思維的霸道,她認為政策對弱勢是不正義的。在花蓮從事基層社福工作十多年,2002年開始投入,2006年政府基金下開展外配中心。

她描述各種移民家庭的狀態「新移民工作會真實碰到一群不同國家的人,嫁來台灣生活處境跟生命轉變。不是你一個人的生命會碰到的,那個豐富跟多樣性出乎意料。」她指出,花蓮地方遠,很難倡議。只能在政策疏失後補社福破網,很多現場工作,又必須有批判與視野,知道這樣的工作為什麼而做。「這個過程關係到國家政策、處境、外交問題,很多家庭問題不是一個社工可以處理。過去個案經驗碰到問題,怎麼走得下去?要很多裡應外合,我們在外,國家工作在內,很難碰到能夠裡應的人。」

她也坦承看不下去「怎麼可能依法行政沒辦法,你願不願意做而已嘛!應該要進入從體制上來做改變。面對政策上的不合理,遭受過權力的霸道,要有一種政治的行動。」

決定承擔  進入體制做改變

華美在年初時接到公民團體邀請,表示本來以為來諮詢婦女工作的經驗,而對於不是政治世家、生命中沒有政治規劃、工作經驗也不是依此累積的人,是很錯愕。

「到底要不要做這個承諾,不容易。接下來要承擔很多。」她指出「我又不是年輕人,希望真正能夠對這塊土地有具體行動。花蓮其實滿保守的,對於政治的反應往往是看電視時很憤怒或網路轉貼訊息。心理家庭壓力下,實際上要參與政治行動比較不容易。在政治現場肉搏,情況很不一樣。」

目前留職停薪的她表示「最大的損失是什麼,能不能把我安頓好,面臨沒有錢沒有人,生活要自己想辦法。我們靠民間募款,帶著希望來試試看。人生當中有幾次可以朝向理想走。再一個部分是家庭,怕會受傷,花了很大心力溝通。」

在6月決定參選後,華美發現跑選舉行程的時間不夠,很有壓力。「我媽媽那邊不管做什麼決定都會支持。」聊起有些長輩覺得「不好意思、很丟臉,覺得政治應該是有錢、有背景的家族才能做,你怎麼去跟人家玩。」她反駁「不偷不搶有沒有犯法的事情,為什麼會害怕?」

雖然沒有相關背景,但楊華美決定進入體制做出改變的。攝影:蘇盈如。

改變的種子:公共利益、參與式民主與跨領域組合

問及何謂公平正義,她指出必須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上思考。要求訊息公開透明的參與式民主,搭建平台是競選團隊的想望。

她說「花蓮土地一塊塊賣掉,這是好的嗎?這是花蓮民眾要的嗎?整個縣府的方向,我們都不知道,沒有監督機制。進去之後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討論聲音才會出來。如果利益分配所有人民都不知道,不是非常可怕嗎?」她認為「這個選舉是一個開始,如果沒有這樣一群人 讓想進去的人自由進出、取得資源,那更沒有辦法改變,讓花蓮更好。」

團隊內有環境、社會福利跟教育的實務工作者,華美堅持跨領域的影響層面,「地方訊息不易取得、不易交流,因此跨領域更重要。有機會認識知道彼此在做什麼。在台北人跟人的交流比較有機會,平台如何建立起來、被使用,對保守的花蓮來說都是有意義的。」

談到與公民團體的合作,華美認為「我們認同彼此在做的事情,毫無疑問彼此都是理解而且認同的。在一起之後就是非常大的挑戰,因為裡面有很多磨合。需要信任、學習,彼此選舉策略上所抓到的重點不同,互相調整步伐,在這麼短的時間非常不容易。」

選舉不是終點  強調在地扎根、持續對話

面對花蓮人跟人之間深層緊密的關係,她的結論是「需要長期在這裡堅持,我們要改變這樣的政治結構。」她分享許多老同學開始關心、認同她的參選,慢慢讓人們認識政治就在自己周圍。

「政治要跟人民建立信任關係」,華美說「我是一個花蓮人,如果選完就走,我來看的話,就是你們又來亂了。要不斷出現在他面前,現場長期蹲點、扎根的人不能缺。」她感覺很多溝通根本沒有機會,「這兩個月別人看到你,都認為你是為了選舉來的。要花更多力氣去談。本來沒有太多利害關係,現在選票是很現實的關係。選完都要持續對話,否則又要從零開始。地方累積如果隨著選舉結束,會很可惜。反而政治改變,選舉不是終點。」

花蓮發展願景  需讓政策透明、新舊居民溝通

花蓮是被邊緣化的,楊華美認為想要發展沒有對錯,但要讓人民有機會檢視政策、決定想不想要這種發展。而花蓮需要改變,不管力量多小都要採取行動。攝影:蘇盈如。

堅持公共力量介入家庭照護,華美面對服務業等非典型工作的新移民單親媽媽,需要賺錢,難以兼顧家務工作,所遭遇養小孩的困境,她提出公共托育的概念。「公共托育花蓮沒有,沒有就要有。讓弱勢家庭有評價優質的托兒中心,政府要確保品質,不能只是媒介平台。」

問及發展,她直指「新花蓮人跟老花蓮人在某些議題上,會有不同看法。」她說,花蓮是一個很被邊緣化的城市。資源、錢不到位,首長作威作福 利益集中。其實人民想要改變,就是靠交通、建設、觀光,讓花蓮感覺很繁榮。它伴隨很多破壞,但老花蓮人被邊緣太久,只希望有這些東西。她指出這種結構性的無感,「人民的生活很宿命,用自己的方式去適應整個結果。其實這個結果是可以被制止的,一般人民不會選擇用這個方式,只順從。」

進一步,她說「當蘇花改議題出來,我覺得是一個衝擊。大家覺得我們終於有一個跟天龍國接軌的快速道路,為什麼連這點便利性也要反對、也不給。其實後面的問題應該要讓老花蓮人知道。一般新來的花蓮人,都喜歡花蓮的純淨、保持現狀。老花蓮人悶了一輩子,賺也賺不到錢、沒有就業機會,當然希望有更多發展。」她認為沒有所謂的對錯,要更多溝通。

她質問「發展不可逆,但什麼樣的發展是好的發展?人民有沒有權利決定?這是現階段我們要爭取的。目前無法平等對話,人民在抗議、政府關門做自己的事,選贏進去才知道有民意。把這個民意集合、壯大,一席進去就不可忽視 。旁觀或批評都無法改變,唯有行動,無論力量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