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珊瑚礁價值40億 美學者建議傳統漁業轉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墾丁珊瑚礁價值40億 美學者建議傳統漁業轉型

2014年11月28日
本報2014年11月28日台北訊,編輯室整理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國內學者研究發現,恆春半島海域的珊瑚有良性發展趨勢;而根據美國學者估算,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的珊瑚礁經濟價值達40億元左右,建議將傳統漁業轉型為向高附加價值的永續利用活動。

海生館指出,恆春半島西岸珊瑚礁生態系趨向於健康狀態。(照片提供: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恆春半島水岸整合研究計畫」22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舉辦,共有來自中研院、東華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以及海生館的研究人員齊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與討論整合方向。

海生館發布新聞稿指出,該機構研究員樊同雲發現,近年來恆春半島西岸的珊瑚群聚呈現良性發展,在遠離河口的後灣、下水掘及萬里桐的石珊瑚數量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反映此海域珊瑚礁生態系趨向於健康狀態。

據海生館消息,成大助理教授張懿則用衛星遙測發現,近20年海水表面溫度並無顯著升高,且近十年沿岸海域的葉綠素濃度也未增加,顯示水質維持穩定。而中研院助理研究員李威良則透過分析恆春氣象站資料,發現近40年每日最高氣溫增加0.12℃,最低氣溫增加了0.92℃,歷年每月降雨量的趨勢則維持穩定。據此,相對於台灣和世界其他地區,恆春半島的氣候、海水水質與珊瑚生態尚維持穩定,尚未嚴重惡化。

照片提供: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在海生館進行墾丁珊瑚礁經濟價值評估的美國傅爾布萊特研究員Nate Maynard初步估算,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的珊瑚礁總體價值約40億元,應該善加保護,並將傳統漁業轉型向高附加價值的海洋遊憩與運動,如潛水、帆船和遊艇發展,以促進環境品質提升和永續利用。

不過,據自由時報報導,學界宣布珊瑚礁生態高經濟價值的研究成果時,一旁的海域卻出現大型三層網補罕見的「笛鯛魚風暴」。

自由時報引述一群國內外潛水愛好者現場目擊紀錄,指出船帆石海域旁有2件長達10公尺以上的三層網,大感諷刺;潛水者當起志工,一邊救魚一邊拍下影片、照片檢舉,期待墾管處嚴格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