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完成2500張野鳥手繪圖 李政霖以雕琢鳥羽體現生命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5年完成2500張野鳥手繪圖 李政霖以雕琢鳥羽體現生命

2014年12月18日
本報2014年12月18日彰化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大四志工繪製北鳥會刊漫畫專欄。(圖片來源:李政霖)

眾所矚目的台灣野鳥手繪圖鑑,上個月面市後,果然不負眾望,短短幾個月,鳥友口耳相傳,即將斷版。手繪圖鑑的製作,作者功不可沒,貫穿其中的手繪圖片更是全書的靈魂。能夠在5年內完成600多種、2500隻鳥類圖片,33歲的李政霖,除了擅長繪圖之外,還長期觀鳥、下功夫研究鳥類。

田鷸

李政霖是鳥人,就讀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大三為了追在關渡自然公園打工的同班同學,時常到關渡自然公園,並獲邀加入專欄插畫,屬於義務性質,進而合作專案,例如摺頁,進入插畫這個圈子。畢業後,女友回彰化教書,他繼續留在台北,一邊教學,一邊畫畫。

一邊教一邊畫十分辛苦,雖然他喜歡教學,但是畫圖才有找到自己的感覺,因此辭掉教職,專心投入繪畫。

手繪圖鑑之所以能完成、出版,關鍵鳥種是田鷸!李政霖早期幫關渡的摺頁插畫,處理過田鷸、中地鷸、針尾鷸這幾種辨識度低的鳥種,鳥辨大師蕭木吉從這些小地方,看到他能畫又有研究,對分類有概念,因此同意擔綱作者,使得圖鑑終能完成。

夜鷹

夜鷹科(下)。(圖片來源:李政霖)2010年,正當李政霖接下圖鑑繪圖工作,年底他的母親卻診斷出罹患膽管癌,因發現時已太晚,短短6個月後撒手人寰。這件事強烈衝擊著李政霖,他的母親一直是最支持他繪畫的人,即使臥病,還擔心影響他繪圖。

母親臥病這段時間,他選擇自認為比較簡單的工作,例如雨燕、翠鳥、啄木鳥,這些容易辨識的鳥種,完稿呈現在審圖委員面前,卻是型也不對、顏色黯淡、眼睛又憂鬱,一眼就洞悉他的心情。

這些審圖委員都是義務幫忙,審圖非常認真專業「連鳥的心情都看得出來」,目的就為了確保圖鑑水準。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都是修改過的圖,看不出鳥兒憂鬱黯淡的心情。

這段期間,心情起伏難以平復,讓他回到生活常軌的是一般人眼中毛色黯淡斑駁的夜鷹。

「一般人若未深入研究,會覺得牠身上的斑紋就是雜,但對於繪圖者,牠身上每一片羽毛的紋路都必須抓對,必須一根一根雕琢」這般費心雕琢,讓他專注下來,全心在繪畫這件事。

不過,讓他真正走出傷痛,還是靠他最喜歡的水鳥。

三趾濱鷸

有一次李政霖在海邊觀浪,看著一波一波的海浪打上來和退回去之間,有一群小鳥跟著海浪進退,在這中間尋找食物黏在沙灘上或礁石的食物。這過程十分辛苦,但為了減少覓食競爭,只得如此。這種不起眼的小鳥,是三趾濱鷸。

李政霖看到牠們不辭辛勞,跟著生命的節拍,認真覓食、為日常而努力,讓他有所領受。

他說,水鳥有如修行者,每一次為了覓食,啄向沙灘的行為,就像修行者敲木魚念經一般。剛開始覺得這些行為很無聊,水鳥則如實面對,看久了之後,卻深感著迷,「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只是時間尺度不同而已!」在一次又一次潮來潮往中,他的心情跟著平靜了。

「人是因為傷痕而有價值」回顧這個階段,他領悟到這個道理,只是仍難掩不能讓母親看到圖鑑出版的遺憾。

三趾濱鷸原稿。(圖片來源:李政霖)

大濱鷸

水鳥是李政霖的最愛,他形容水鳥族群是「偉大的旅行者」、「修行者」,而水鳥也在圖鑑中佔據重要的腳色,在170張圖中,水鳥就佔了40張,將近1/4,花了一年的時間完成。每片羽毛斑紋都不能出錯,這也是手繪圖鑑的優點,可以如實呈現鳥類的特徵。

他提到以前在彰化海邊觀賞水鳥時,遇到一隻大濱鷸無力的癱蹲在馬路邊,研判是太累了,這些遷移鳥類,有時候忽略了體力的極限,可能因此而透支。

不遠處聚集了一大群牠的同伴正在覓食,隨著天色昏暗,就要出發到夜棲的地點,他看見大濱鷸的同伴,一隻一隻來到他旁邊觀看他,似乎在進行什麼交流,然後才整群離開。

他隨後將這隻落單的大濱鷸帶回家救治,原本頭已經垂下,接近彌留狀態,餵了稀釋的舒跑後,隔天精神好多了。他每天餵牠吃麵包蟲,逐漸恢復力氣,兩周後牠變得躁動,再也待不住,只好讓牠回到野外。

母親過世一年多,他再度於桃園大園許厝港看到大濱鷸,讓他想起以前救治過的那隻鳥,頓時理解就像他和媽媽的緣分,「雖然你一直想留住他,但他有他的天命。」只能學習大濱鷸樂於承擔自己的天命。

看著許厝港即將因航空城消失,他心中有些感慨,這些棲地消失,鳥也無處可歸。「為什麼人們看不到這些呢?」

東方澤鵟

年輕時,李政霖喜愛猛禽,東方澤鵟更是最愛。(圖片來源:李政霖)現在雖醉心於水鳥,但學生時期,卻熱愛剽悍的猛禽,機動性強,擅長攻略。

他認為猛禽外型斯文優雅,短小精悍,曾在濁水溪口的草原、兩岸,觀察牠們駕馭風能力,既可在強風下獵捕老鼠、鳥類,強風、無風、陰雨這種難飛的日子,仍來去自如;飛行也能緊貼著地面巡弋,也可高空定點,有如掛在天空;身上的毛色美麗,千變萬化,散發優雅的氣質。

圖鑑中,日猛禽的畫法也是採最高規格,每一種都用上一張對開的畫紙,他也對這一類群滿意度較高,其中最喜歡東方澤鵟(125頁)。手繪東方澤鵟時,光是鉛筆打稿就花了兩天,每隻鳥上色平均花1.5小時,又用了2個工作天。

大彎嘴

加上棲地背景的手繪圖鑑更具特色,這使得鳥友很快判斷是否為對的鳥。「以前的圖鑑並沒有棲地當背景,因此每個人看到鳥,會有不同的想像,而且常常想錯」李政霖說,加上棲地當背景,初入門的鳥友也能判斷是不是對的地點、對的鳥種了。

台灣幾種特有種鳥類,本地人很容易看得到,或許覺得不稀奇,卻是重要的環境指標。看得到牠們,代表環境還過得去,發現牠們的身影越來越少時,就會知道要警惕;例如,山頭紅、小彎嘴和大彎嘴,生活在平地,主要分布在海岸林附近;低海拔、高海拔的躁眉,每隻鳥各帶著不同的重要訊息,每個環境也都需要尊重。

不過,在平地的夜市看到金翼白眉時,心情很複雜。「台灣分布海拔最高的畫眉,卻在平地的夜市賣。」

和老婆在濁水溪口風沙中找鳥。(圖片來源:李政霖)

當初那個引導他走入野鳥手繪世界的女朋友,去年和他步入禮堂共結連理;今年台灣野鳥圖鑑也順利出版,他尤其感謝台北野鳥學會,以及林務局願意支持這項計畫。未來他希望能進行繪本創作,將他喜愛的繪圖和教育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們了解台灣土地上的自然資源和環境。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