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蓄水搶救缺水危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多元蓄水搶救缺水危機

2015年01月03日
作者:munch

1549d86059524e

終於,第一期稻作實施停灌休耕,面積高達4萬多公頃,嚴重影響明年春作。

在社會憂心糧食安全危機,以及休耕補助該給地主與耕農,所造成的農糧、經濟問題背後,更讓人擔心是一片無水枯旱的大地,對於昆蟲、鳥獸造成的影響為何?甚至在生態系統的崩解下,會不會引發其他不同的問題,展開難以估計的蝴蝶效應。

缺水,歸咎於氣候變遷下的降雨減少,這是事實,但是更實際的問題是就算降雨未減少,台灣許多淤積的水庫,淤積的河道,其實早已蓄不了多少水,曾文水庫剩六成,集集攔河堰快淤滿。蓄不住的水的水庫,早已讓問題惡化,甚至水庫放水,進入淤積砂石的河道,農民笑說水在和地心引力賽跑,常常到不了渠道,就已經滲入河床地底。

1549d86e7f2f43

一缺水,民生、工業、農業用水的優先順序,早已排定,法律規範農業優先,但是現實總是犧牲佔7成的農業用水。多年來,農民、社運不斷為水抗爭,要求做到調整產業結構,減少耗水產業,實際不易。甚至還可查覺,擴大的工業開發,沒有節水,反而更加耗水,這場搶水戰爭,根本不會停息。

1549d86350d71b

於是,在爭取農業用水權益之外,更需讓農業用水結合生態需水的觀念,讓社會明白農業水不只是農作使用,更是依附農地的千萬生物所需,那才是考慮農業用水的更高生態價值。

1549d87046a7e3

此外,更重要是在面對少雨,水庫淤積的問題下,農業用水也該慢慢打破以往水庫蓄水統一配送的大核心作法,該往分散多元蓄水的觀念回歸。在早期,水庫是現代水利技術,不可否認大水庫加密集圳道,成為現代農業的主流,在雨水足,水庫深,工業不搶水的時代,當然滿足農業平原所需。但是到了現今,水庫變成破落戶,自身難保,造新水庫也只是重蹈覆轍,很快就淤滿變泥庫。

1549d871b24b19

於是,必須思考重回水庫之前的年代,老祖宗其實就有地區蓄水的作法,如宜蘭、桃園、台南等平原地區開大埤,利用大小埤塘來作為地區蓄水的空間,提供村落單位使用,遍佈的埤塘蓄水量,不輸一座水庫。另外,如苗栗、台中、南投等丘陵區域,則會挖出大井池,其實就是地下水位的表層,作為家戶的農業用水。再者,就是如屏東、高雄等地,利用地下伏流水、濕地、湧泉等水源,蓄積引灌作為農業用水。

1549d8731e7325

換句話說,地區性的村落、家戶,都有自行蓄水、供水的能力,但是到現今越來越依賴水庫的供水,一旦水庫缺水,灌區本身根本沒有蓄水的彈性,一旦面對偏心政府,搶水不成,就是限水休耕。

1549d8822482bb

農村失去區域蓄水的能力,原因很多,首先是農民習慣水庫供水,埤塘、濕地就不再蓄水利用。其次是許多埤塘、井池,掌握在水利會手上,水利會放棄修復,變賣土地,農民就無法使用。最後最嚴重是土地的開發利用,讓許多埤塘、濕水快速消失,如果分析台灣30年內消失的大大小小埤塘、濕水,蓄水量絕對超過好幾座曾文水庫。

1549d874622f1b

此外,缺水最大的謊言,就是把蓄水直接等同降雨量,而沒有思考集水區的保水能力。近日前往淡水觀看台灣第一座水道頭,1899年設立,供應當時滬尾街區使用,避免商船帶來疫病,藉水造成傳染。重點是已經100多年的水源頭,從來沒有斷流過,無論百年來雨水多、雨水少,水源始終穩定清澈,關鍵就在水源上方的保安林,提供最佳的保水能力,甚至成為一座隱形大水庫,終年提供不斷水源。

1549d878b666f6

水荒來臨,工業和農業的搶水大戰,當然有其公義之爭,但是在水源有限之下,不思考工業循環水,農業分散水的策略,只是爭奪泥庫裡的剩水,最終還是落入3個和尚搶水喝的困境。問題是在雨量減少,以及驟雨集中的氣候變遷下,農業如何落實有效保水,以及分散蓄水的行動,讓水藏於大地,而不是集中在快死的水庫。

1549d877055999

農用水非飲用水,有著相對較低水質要求,可以從水庫用水中局部排除農業供水。但是,要從水庫減少農業供水之前,就是意味著政府必須提供農村更多協助,在適當區域,不是以此藉口,開挖平地水庫,而是以村落、家戶為單位,設立有更多埤塘、濕地、井池等分散多元的儲水空間,提供灌溉、生態用水,回歸的農村自立蓄水的能力,才是解決缺水危機的多元蓄水之道。

※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m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