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濕地共生】湄公河流域四國 居民與水共譜生命樂章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與濕地共生】湄公河流域四國 居民與水共譜生命樂章

2015年02月04日
本報2015年2月4日綜合外電報導,范震華編譯;古國廷審校

※ 編按:全世界陸地約有6%的面積為濕地,是許多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也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不過濕地常遭視為荒地,面臨開發問題之際總首當其衝,根據拉姆薩(Ramsar)最新報告指出,全世界濕地的總面積與1900年相比,已經消失64%。但濕地對於我們的生活究竟有何價值?在接下來共2篇來自於聯合國湄公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計畫(MWBP)系列報導,將帶領讀者以湄公河為例,進一步探討如何與濕地共同生活。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來源:jeffrey.pick)

生活圍繞在濕地的人們,從耕作、漁獲到其他經濟活動,皆因應環境特性產生獨有的謀生方式,尤其是湄公河流域的居民。湄公河水位有著劇烈的季節性變化,人們不僅要面對洪水氾濫,還要適應枯水期的低水位,生計活動皆與湄公河的脈動息息相關。

河水與其周圍的濕地,不僅是食物、營養、飲水的來源,更是控制水生疾病的要素。明智管理濕地資源,能創造機會同時改善經濟與健康,進而持續減少貧窮。圍繞著濕地生活所形成的各類活動,及其背後代表的文化價值,應視為國家發展的重要策略。

上丁在地居民以漁撈為主要經濟活動。(來源:International Rivers)

保有多樣性的濕地環境,能將居民的謀生風險最小化,將環境提供的利益最大化;而當地社群往往擁有豐富的生態智慧去和濕地共生,如果他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不可逆的破壞,這些知識也將隨之消失。其重大的威脅來自於環境衰退和棲地流失,但一直沒找到方法聰明地管理濕地生態,以及保護和促進這些永續的生活方式。

湄公河下游的四個國家,其農業發展迫切需要增加稻米產量,因而將許多土地轉變成耕地,並擴建灌溉系統。許多濕地系統,特別是淤積的水域如沼澤和沖積平原,早退化成荒地,發展經濟的能力受限,因此這些土地往往抽乾成旱作耕地,或注入更多的水成為灌溉水源。

當發展濕地農耕已變成重要政策時,濕地系統自然生產力也需要受到保護。湄公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計畫(MWBP)花兩年的時間,透過專案的方式選定四個示範站點,嘗試找出不一樣的觀點和策略,明智地在濕地維持生計和使用資源,在未來創造經濟發展的機會並減少貧窮。其中一個站點,是湄公河主流上唯一的拉姆薩保護區─上丁濕地。

致力於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的拉姆薩公約,登錄了許多全球的重要濕地;而柬埔寨的上丁省(Stung Treng)裡有塊濕地,從上丁城沿著湄公河主流往北綿延37公里長直抵寮國邊界,涵蓋面積14,600公頃,擁有獨特的濕地系統,並且是生物多樣性熱點。這是湄公河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計畫(MWBP)在湄公河主流上唯一的示範站點,也是湄公河主流上唯一的拉姆薩保護區。

上丁是許多魚類的重要棲地,包括一連串分布的深潭,及其周遭獨特的洪氾森林,都是生物在遷移上丁和南邊的洞里薩湖兩地間的重要棲地。而分散於21個村莊裡的在地居民,以漁撈為主要經濟活動。

上丁當地的漁獲量逐年下降。(來源:jeffrey.pick)

不過,上丁的年輕人外出工作的情形也十分常見,很多是偷渡到泰國曼谷討生活。然而他們經常得不到應有的薪資,還可能遭到當局的逮捕或騷擾,幾年之後不論他們有沒有存到錢,都想回到湄公河的原生村落重拾漁撈、畜牧、小農等傳統濕地生計。

回到村落從事傳統濕地生計的青年們,即使現金收入不多,但已能改善現有的生活品質,更有些人存到一些錢,可以蓋自己的房子或成立家庭;更重要的是,他們得以在原生村莊和家族一起生活。

然而當地農產量不高、貧窮率居高不下,社群間缺乏交流、獲得國家福利(如醫療資源)機會有限。再加上貿易增加,以及土地轉讓給大規模商業使用,讓當地資源更顯緊縮。雖然柬埔寨的民間團體,例如文化與環境保護協會(Culture and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association)曾支持社區漁夫管理,但仍無法有效地緩解珍貴漁業資源面臨的捕捉壓力。根據湄公河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計畫(MWBP)調查員,比較計畫這2年調查的漁獲量,發現有98種魚的漁獲逐年降低,另外32種魚保持不變。

雖然是同一條河流,但因環境條件差異(如水深、河寬、流速等),有些地區產生許多不同的微生態系,不僅讓動植物適性繁衍,也讓人能生存其中。例如魚、鳥、蜥蜴等動物聚集的洪氾森林和河中島嶼;還有些微生態系是魚類的產卵地,或是提供居民多種攸關生計與營養的蔬菜、漁獵,甚至傳統藥草。12月到隔年6月的旱季,水位消退後的河中島嶼和河床作為蔬菜、稻米的耕地,而洪氾森林變成漁夫打魚的中繼站,同時還能蒐集薪柴或沙子、礫石等建材,提供濕地其他附加資源與收入。

有些河中島嶼的村莊耕地有限,以漁撈為主要生計的居民仍保持傳統:透過以物易物,和其他村莊的親友們交換彼此多餘的食物,用魚乾或其他漁獲加工品沿著河流拜訪其他村落交換稻米。這種方式,不僅使各地資源得以重新分配,也更能實踐深層文化目的:強化社群、維持友誼的連結。

作者

范震華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畢業,持續以文字力量參與環境保育議題。文稿與照片曾發表於國家公園季刊、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路版、破報等刊物。

古國廷

願化作土,去成就一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