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錄片「穹頂之下」引發社會對PM2.5的關注,然其實台灣早已遭世界衛生組織直指空氣品質在亞洲四小龍中居末。13日上午台大公衛學院多位教授出面,指出越來越多研究指出空氣污染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如要減少PM2.5造成危害,減量與政策管制最為重要。
教授詹長權更指出,應該盡快將PM2.5標準降至12μg/m3,且空污總量的訂定應由環保署與衛福部討論,而非「會同經濟部」,因為這個總量應該是「人類能承受的總量,不是工業所願意承受的。」(編按:空污法第8條已授權環保機關訂定區域空污總量,但12條又規定「要會同經濟部同意」,十多年來經濟部均不同意,環保署始終未訂出總量管制。)
霾害從1953年英國倫敦大霧開始威脅全世界,近年各國也開始重視起PM2.5,世界衛生組織更在2013年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教授鄭尊仁指出,從動物實驗證據與人類臨床研究環境指標分布來看,空氣污染不只可能引起肺腺癌,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從老鼠生理即時監測發現,這些微粒會造成呼吸道發炎,特別是細粒徑及超細粒徑顆粒都能深入肺部,造成組織傷害,也可能藉由某種對心血管的作用造成冠狀動脈疾病,或影響自主神經系統的恆定性,而可能造成心律不整及心臟病發作的意外。
「空氣污染會讓舒張壓上升,晚上睡覺時血壓也降不下來」,教授蘇大成提出血液中的發炎指標與空污指標懸浮微粒之間關連的重要佐證。指出從台灣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短期空氣汙染會導致腦血管疾病急診住院者增加。台北都市的空氣污染指標,皆會影響到頸動脈內中皮層厚度,與長期動脈硬化指標相關。還有研究發現新生兒時期PM2.5 的暴露,會影響中樞神經發展。
「N95雖然有點效果,但是不可能天天戴著,時間久會缺氧,就會變笨、反應變差。」蘇大成表示,自己也只有在看肺結核病人時會戴N95口罩,強調減量與政策管制是更重要的。
教授吳章甫表示,從土地利用來分析,越接近道路、工地、工業區、住宅都是PM2.5越高,僅有越近河流會越低。但他也強調,在環境測量中中,無法從總質量濃度直接知道污染源,更要多作PM2.5的成分分析與污染源解析模式的研究,去找出污染源辨識指紋及推估污染源貢獻量。
詹長權指出,目前台灣的空氣污染問題,台北都會區主要是來自交通,但中部則是因為火力發電廠,都需要迫切拿出對策與作為。例如交通部分,應從減少車輛數或改善燃料下手,詹長權強調,天然氣最佳,電動車則要追究電從何而來,若還是以石化燃料發電,那也只是轉嫁到其他地方。而火力發電也應該以天然氣、非石化的方式來取代。
詹長權強調,雖然目前世界衛生組織還沒有訂出PM2.5的標準,但從實驗結果與各國的規範,他認為台灣應該盡快將PM2.5的規定從15μg/m3降至12μg/m3。而且空污總量的訂定應由環保署與衛福部討論,而非由環署「會同經濟部」來訂出,因為這個總量應該是「人類能承受的總量,不是工業所願意承受的」,這樣訂出的空污總量才是對國人健康最好的保障,他將繼續促使國會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