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館:鼠尾鱈多樣性 台灣最高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海生館:鼠尾鱈多樣性 台灣最高

2015年03月26日
摘錄自2015年3月25日中央社屏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與國內外學者經10多年研究,確認台灣鼠尾鱈有3個科、21個屬及71個種,是鼠尾鱈多樣性最高國家。這個研究調查報告,由海生館副研究員與美國加州科學院的魚類館長Tomio Iwamoto共同完成,文章將在2015年4月刊登於美國加州科學院出版的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Sciences」中。

2001年起,中研院與海洋大學等單位開始台灣深海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計畫,在無數樣本中,鼠尾鱈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因此中研院的研究團隊開始進行鼠尾鱈研究。研究過程中,多次邀請Tomio Iwamoto前來進行研究,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8年前與Iwamoto一起研究台灣鼠尾鱈,目前為止,從台灣發表的新種鼠尾鱈就有6種。

何宣慶表示,鼠尾鱈是鱈形目的成員,屬於深海底棲性,全球大概有將近400個種,台灣的鼠尾鱈主要出現在底拖網較興盛的地區,從100到3000公尺以下都有發現,除少數較大個體會市場販售外,其餘大多被當成下雜魚。

何宣慶表示,目前還有幾個物種可能是新種,需要等有更多的樣本才可以發表;越深入研究就會發現台灣的生物多樣性超乎大家的想像,因此也更需要大家用心保護好環境,確保生物多樣性的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