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吃得在地 大光社區推永續漁產「漁夫便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生態旅遊吃得在地 大光社區推永續漁產「漁夫便當」

2015年04月02日
本報2015年4月2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近年來墾丁地區的生態旅遊很獲好評,搭配遊程推出的各種社區風味餐更是行程中的亮點。前年底才投入生態旅遊行列的恆春大光社區,以後壁湖潮間帶的日夜觀察遊程而受到歡迎。

為了讓遊客體驗當地的特色餐點,昨(1)日大光社區正式推出了「漁夫便當」,透過社區媽媽製作的海味便當,推廣在地農漁特產。

澎湃海味便當,用得材料都是在地的農漁特產。攝影:李育琴。

吃得到滿滿恆春半島風味  跨社區合作推在地食材

漁夫便當主菜採用鯖魚製作的鹹魚,搭配在地產的花生、地瓜、鹿角菜、蘿蔔乾和小青龍等,米飯使用龍水社區的瑯嶠有機米,飯後飲用的是港口社區冷泡茶,在這份漁夫便當中,要讓遊客嚐到恆春半島著名的各種農漁美味。

大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郭辰鋒說:「這是記憶中小時候與父親出海捕魚的便當滋味。」

風味便當除了呈現大光討海人的故事,在食材的選擇上採用永續海鮮選購指南的建議魚種,並且跨區合作,採用恆春半島其他社區的龍水有機米和港口茶。郭辰鋒表示,未來會持續與其他社區合作,將墾丁各社區特色農產逐漸納入,「社區單打獨鬥比較歹命,希望墾丁生態旅遊朝面的發展,跟其他社區共同合作,把我們愛的這片土地推出去。」

保護後壁湖潮間帶  大光成立生態旅遊導覽巡守隊

大光社區位在恆春半島的西側,是恆春典型的農漁村社區,居民多以務農、漁撈為生。後壁湖漁港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品嚐海鮮,許多遊客吃完海鮮就離開,卻不知道後壁湖有廣大的珊瑚礁海蝕平台,日夜間的潮間帶生物相當精彩。

有感於社區所在的海洋生態資源豐富,而遊憩環境和生態資源日益遭到破壞, 2012年底,大光社區決定發展生態旅遊,建立了生態旅遊解說服務團隊及巡守隊,巡守隊屬於義務工作,團隊成員必須遵守公約,並且參與各種的訓練、會議和勤務。

郭辰鋒表示,成立巡守隊一方面可以瞭解潮間帶的生物資源的狀態,也可嚇阻違法在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採捕的非法活動。

大光社區潮間帶生態解說(大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協助恆春半島社區推廣生態旅遊的里山生態公司林志遠表示,生態旅遊指的是用對環境衝擊最小的小眾旅遊方式,讓遊客在自然環境從事旅遊活動,遊客從事生態旅遊之花費回饋到在地社區居民手上,給予居民支持,確保生態旅遊的永續發展,生態資源不受破壞。

大光社區在認同生態旅遊的理念下,2013年起經由墾管處的輔導,開始進行遊程路線規劃、解說設計、教育訓練等,成為恆春半島7個推廣生態旅遊的社區之一。

墾管處、7社區攜手  推生態旅遊

目前恆春半島推動生態旅遊的社區有社頂、水蛙窟、龍水、大光、滿洲、港口、里德7個社區組織。墾管處處長劉培東表示,生態旅遊這套系統是墾丁最讓人感動的地方,社區對環境負責、重視,透過社區在地故事發展出一套創意思維,大光社區的漁夫便當就是結合永續漁產和跨社區在地食材最好的創意展現。

墾管處與社區簽署合作備忘錄;攝影:李育琴。

為了支持社區,劉培東說,未來會多採購在地社區的農特產品作為墾管處的伴手禮。墾管處也即將在大灣設置生態旅遊營運中心,展示社區生態旅遊成果,並在週末擺設農民市集,與社區居民一起努力。

此外,墾管處與大光社區社區簽訂合作備忘錄,2015年將採購漁夫便當,用於會議餐點、接待外賓。

4月開始,大光社區正式推出「漁夫便當」。民眾可於3天前預約訂購,10人以上接受訂餐,每日限量提供45份,每份120元。大光社區生態旅遊遊程有日夜間潮間帶體驗、思想起民謠體驗,以及花生採收和花生豆腐DIY體驗等,預約洽詢見大光社區生態旅遊(https://www.facebook.com/DaGuangEcotourism)。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