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皇亭台灣獼猴 疑遭民眾刻意毒害(4月20更新近況)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龍皇亭台灣獼猴 疑遭民眾刻意毒害(4月20更新近況)

2015年04月20日
本報2015年4月14日高雄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 編按:4月20增加最新狀況

高雄壽山龍泉寺登山口附近的龍皇亭,發現疑似遭毒害的台灣獼猴屍體,經中山大學博班研究生林美吟通報壽管處,並與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協商,由籌備處連繫屏科大進行檢驗,並通報保七總隊循線追查。

14日下午接近3點,研究團隊記錄社群出生嬰猴數量,找不到其中一隻獼猴,不久即見位階較高的母猴,拖著這隻獼猴的屍身到圍牆邊,因為不知道小猴已死,仍為其梳理毛髮,希望喚醒牠。

誤食老鼠藥的台灣獼猴,為3歲亞成體,身體呈現口吐白沫、瘀血、內出血症狀,疑與抗凝血成分有關。

林美吟表示,現場綠色塑膠袋被拉開,糖果紙散落一地,疑似是以糖果紙包裹老鼠藥,誘騙獼猴上當。他隨即通報壽山國家公園籌備處,由籌備處保育解說課人員,前往了解。

現場散落的糖果紙,疑似包裹老鼠藥誘騙獼猴。

為了將屍體帶回籌備處進一步檢驗,籌備處人員需作勢驅趕周圍守護的獼猴,才得以將小猴屍體裝箱、帶下山,其中一隻獼猴緊跟著管理處人員直到登山口,目送一群人和猴屍遠離。

不知小猴死亡,猴親仍為其梳毛,期待喚醒小猴。

此為繼去(2014)年底至今發生的第4起中毒事件。許書國表示,已連繫屏科大進一步化驗死亡原因,不排除刻意毒殺的可能,只是非管制性藥品,隨手可得,難以追查源頭;籌備處也已通報保七總隊,釐清案情,盡力保護手無寸鐵的野生動物。

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1條任意殺害保育類動物,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20~100萬;若為現行犯,民眾可立即舉報;或通報縣市政府警察局,進行查緝。

【4月20日最新】壽管處全面清查危害因子

14日死亡的台灣獼猴,因位於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園區外,經籌備處與高雄市政府協商,未來將建立共同巡查機制,杜絕傷害,加強守護高雄基因寶庫。

籌備處陸續拜訪高雄市副市長、農業局以及當地里長、店家,務必防患野生動物犯罪於未然。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主任李秋芳表示,近期因有獼猴於步道旁死亡,導致民眾認為事情質疑人為毒害,除呼籲登山民眾在野外發現異常現象,即時通報籌備處及國家公園警察隊處理外,也重申應以科學數據客觀釐清死因,才能解決問題發展策略,切勿過度臆測及散播錯誤資訊,引發不必要的猜忌,增加人猴衝突。

籌備處表示,2013年底到2015年民眾通報的獼猴個體,死亡獼猴總數為14隻,包括5隻公猴、4隻母猴以及5隻無法辨識個體;包含1隻遭撞死、1隻遭野狗群攻擊以及2隻受傷過重而死。

其中疑似中毒或確認為毒鼠餌中毒有4隻,分布於登山口附近,包括北壽山龍皇亭、北壽山停車場、台泥北邊礦區道路與南壽山良友亭附近,反而是遊客較少、無住家或是無停留點的礦區及西海岸,較無獼猴中毒的案例。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警察小隊也訪談里長毒鼠藥發放情形,並拜訪附近居民近日是否有發現不尋常的現象。龍井里里長表示,都市化後民眾索取老鼠藥的情形不普遍,也未見民眾增加索取量的情形。

李秋芳指出,滅鼠藥的使用曾造成淺山區域,如石虎、猛禽因誤食中毒的鳥類或鼠類等物種,而造成間接傷害,最近更幾個案例也說明對獼猴的影響,將進一步調查了解,提供未來政策參考。

籌備處再度提醒民眾,台灣獼猴是野生動物不是寵物,應尊重其野生的習性,扮演生態系角色促成生態系服務功能,因此不應以對待寵物的方式,餵食、觸摸等容易造成獼猴誤判的行為,以至於引發人猴衝突,衝擊獼猴族群的生態。籌備處將以「愛他、請不要餵他」不餵食獼猴運動,積極預防危害獼猴自然生態的事情發生。

守護台灣獼猴:不餵食、不接觸、不帶寵物入園。(圖片來源: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

籌備處強調,台灣獼猴為台灣特有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傷害台灣獼猴除除了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恐涉及刑法,園區內將以違反《國家公園法》第13條第8款第3點論處,易科罰金3000元。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