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雁分飛哪裡去? 背著衛星發報器小水鴨告訴你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琵雁分飛哪裡去? 背著衛星發報器小水鴨告訴你

2015年06月11日
本報2015年6月1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每年冬季,曾與黑面琵鷺短暫相處一「室」的涉禽,春天北返後,各自分飛何處呢?兩隻配戴衛星發報器的小水鴨及反嘴鴴,有望於今秋解答這個問題,若這兩隻「身負重任」的候鳥可以順利飛抵台灣,將提供完整遷徙路線,透漏過程中的保育密碼。

小水鴨背負發報器,期待揭開遷徙路徑之謎。圖片來源: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小水鴨背負發報器,期待揭開遷徙路徑之謎。圖片來源: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為反嘴鴴上衛星追蹤發報器。圖片來源: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為反嘴鴴上衛星追蹤發報器。圖片來源: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傘下的伴生鳥 每一種都重要

由台管處與台南大學合作,進行台江地區黑面琵鷺伴生鳥種調查及繫放工作,藉由衛星追蹤發報器之訊息,呈現候鳥北返的遷徙路徑。

這項衛星發報繫放,是將小水鴨(Anas crecca)及反嘴鴴(Recurvirostra avosetta)視為保護傘物種黑面琵鷺的伴生鳥種,所進行的研究。

由衛星定位資料顯示小水鴨約於4月中離開台灣嘉義東石一路北上,5月31日抵達俄羅斯境內黑龍江口西北岸停留;而反嘴鴴亦於5月9日後離開台灣嘉義布袋,5月28日飛抵中國山東黃河口西北岸,依據兩者移動狀態趨於穩定的資訊,推測應停留於該地點進行繁殖。

「黑面琵鷺是保護傘物種,保護牠就是保護共域的伴生鳥種。」台管處保育研究課課長黃光瀛表示,黑面琵鷺是全球注目的保育類鳥種,位於黑面琵鷺遷移路線的國家均建立長期的數量監測計畫,台灣也投注大量的心力在其研究上,卻不無忽略了牠背後所代表的生物多樣性意義,對於伴生鳥種的研究相對較少。

伴生鳥是指與黑琵使用相同棲地的鳥種,台江國家公園以及周邊如嘉義布袋、茄萣濕地的伴生鳥種,以鷺科、鴴科、鷸科、鷗科、雁鴨科、長腳鷸科等上百種鳥類為主。

牠們可能食物來源相近、覓食行為以及活動時間各有異同,透過伴生鳥種研究,了解同一塊棲地中彼此的競合消長,保育目標及關鍵,尤其這些鳥種多數為遷徙鳥類,因此更須了解度冬棲地以外,遷移過程所遭遇的處境,將有助於保育行動計劃的擬定。

黃光瀛表示,台灣作為黑面琵鷺這類冬候鳥的度冬棲地,但真正保育這些遷徙鳥類,則必須透過全球跨域合作,了解牠們南來北往遷徙路徑,途中經過的休息驛站、繁殖棲地以及度冬棲地,致力減少其生存威脅。

裝上衛星發報器 像候鳥一樣思考

伴生鳥種監測計畫,除以足旗與腳環的繫放外,今年也增加衛星追蹤發報器的繫放。

反嘴鴴群飛狀況的場面。攝影: 張國樑;圖片來源: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反嘴鴴群飛狀況的場面。攝影: 張國樑;圖片來源: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黃光瀛及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野生動物研究室資深繫放員蔣忠祐,3月13日於城西地區捕獲小水鴨,另3月30日四草地區捕獲反嘴鴴,經記錄其體重等基本形質及檢視健康狀況後,繫上9.5克發報器後釋放。

發報器只能佔鳥類體重的3~5%,因此要能背負發報器,體重至少得在317公克以上。捕獲的小水鴨為雌性,體重363克,活動力很好。

小水鴨在雁鴨科中較小型的鳥種,冬季在台灣各地的水域,如河口、魚塭、水田、湖泊等都可能發現小水鴨的蹤跡;在台江地區普遍可見,經常集結成大群出現,數量甚至可達上千隻,飛行時快速振翅,成群飛翔十分壯觀。

而反嘴鴴在台灣多數地區為非常罕見的冬候鳥,但在台江地區有大量穩定的度冬族群,在濱海地區兩旁廢棄或休養魚塭中常見到大群聚集覓食活動,本次捕捉到的個體體重419克,因雌鳥與雄鳥羽色相近,無法確認性別。

台管處表示,台江國家公園為東亞水鳥遷移重要驛站及度冬地,候鳥遷徙調查研究十分不易;藉由衛星發報器提供的資訊,得以確認候鳥在台灣活動情形及北返時間、飛行途徑,包括沿途所經歷的棲地,並對這些棲地進行研究調查,例如,有無相關監測資料,在當地有何威脅,建構完整的生態圖像以及遷徙路徑。

除科學性的研究外,候鳥移行路線的瞭解也可能用於禽流感等疫情的監測,做為防治規劃等重要依據。

另於本計畫中捕捉之黑面琵鷺(腳環編號S16)也結束在台「滯留」逾一年的時間,回到南北韓交界處。


google map 遷移圖紅色為小水鴨白色為反嘴鴴。圖片來源: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候鳥旅途透漏生態訊息 保護偉大的旅行家

黃光瀛表示,遷徙鳥類一生周而復始的旅行,面臨最大的威脅包括棲地的喪失與劣化以及開發壓力。黑面琵鷺為主的水鳥,及仰賴濕地生態,因此濕地的消失、減少 以及汙染,都會減少其生存棲地;另外,棲地周邊的開發所產生的噪音、汙染,也無可避免讓好不容易飛抵原以為熟悉的棲地之候鳥,無法停歇。

其次,則為疾病的威脅。一場肉毒桿菌侵襲,可能造成千上萬的水鳥死亡,但除了少數幾種水鳥,可能引起關切,多數水鳥的消失常被忽略其生態意義。而獵捕、捕捉壓力常發生在某些國家,造成水鳥大量死亡。

此外,如風力發電之類的人為設施、旅途中偶遇的暴風雪、颱風、熱帶風暴,不是打亂了飛行的方向,變成迷鳥,更可能結局還是死亡,都威脅候鳥的存亡。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