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過去災難 駁二「河流」展探討人如何面對自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莫忘過去災難 駁二「河流」展探討人如何面對自然

2015年07月20日
本報2015年7月20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藝術家以創作表達對環境和土地的關懷及反思,成為現今趨勢。目前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展出的「河流–轉換中的生存之道/亞洲當代藝術連線」,邀請台灣、日本、韓國、泰國、德、法等地29位藝術家,透過駐地創作、展演、講座,關注亞洲社會與城市因應氣候變遷與城市發展的生存方式。作品中,包括莫拉克風災、高雄工業地景、愛河污染、高屏溪流域人文以及日本311海嘯等,皆成為探討的事件議題。

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展出的「河流–轉換中的生存之道/亞洲當代藝術連線」。攝影:李育琴

策展強調土根性  邀請各國藝術家看在地環境事件

策展人吳尚霖說明其策展緣由來自城市發展的脈落:河流與城市文明的起源息息相關,見證了人類生活從遊牧的狀態轉變成農業。工業革命之後的城市更必須依附在河流的周遭,仰賴河流及海洋運送工廠所生產出的產品,並將工業廢水傾倒於河川與大海中。

「台灣在二戰後到進行十大建設促成經濟起飛的過程中,高雄及南部地區一直作為很重要的工業或農業資源重鎮,這樣的歷史背景,給予在地藝術家很好的創作養分。」

吳尚霖邀請藝術家一起關注這片土地發生過的事,並藉由藝術創作與在地民眾和團體進行互動,有別於過去單純的做藝術策展,是一種土根性的行動。

他談到,在「河流」2年策展過程中,高雄正好發生日月光公司在後勁溪排放重金屬廢水,一直到去年終於遭罰款並提出污水改善計畫,以及今年5月全台遭遇的嚴重旱災,駐村參與創作的藝術家們,都深刻感受到台灣面臨的環境現況。

日本311事件後  思索大自然的法則 

在這次展出的作品,包括日本藝術家木村崇人的「成為雲的一天」、台灣陳伯義「後莫拉克計畫」,以及台灣黃文琳的「洪」,皆運用不同的媒材和創作方式,展現人與自然間的互動關係和生存方式。

木村崇人受邀來台駐村創作,走訪高屏溪流域6所小學,包括鳳翔國小、蚵寮國小、新上國小、廣興國小、寶來國小及港埔國小,並和小朋友一起創作。他運用日光顯影技術,將高雄山、城、海不同區域的自然和人文風貌,包括客家、漁村、山城等在地文化元素展現在作品中。

日本藝術家木村崇人的「成為雲的一天」。攝影:李育琴

木村的氰版照相作品呈現河流流動的景象,表達出人類生命與大自然的關係。木村表示,因為311事件,他開始了這一系列的創作方式。在日本發生311海嘯和福島核災後,他認為人必須回到原點思考,應該成為自然的一部分,遵守大自然的循環法則。

拍攝後莫拉克災難現場  陳伯義:大自然一直在改變   

過去曾經創作紅毛港遷村實錄的陳伯義,在莫拉克風災後,重拾自己的水利工程專業背景,進入災區持續觀察記錄荖農溪地貌的變化。

藝術家陳伯義與河流策展人吳尚霖。攝影:李育琴

「莫拉克風災結束後,我們好像都忘了在6年前有這麼大的一場大雨,曾經連續一個月讓我們每天都沉浸在悲慘的災難新聞;但是現在大家對這個颱風還有什麼印象?」

事實上,山裡的河川在復建的過程中,地形地貌一直都在改變。陳伯義表示,因為這樣的觀察促成了他的「後莫拉克計畫」。

陳伯義說明,在南橫公路山區、荖農溪流域到處都是土石流區域。布農語「布唐布那斯」代表「會活動的土地」,這個土石流範圍有3公里大,是在莫拉克風災隔年發生的,當時公路總局決定花6千萬元造一條繞山便道,取代原來的公路,但是做完只用了4個月,經過下一場梅雨季,道路又遭沖毀,同樣的工程還有橋樑和各種擋土牆。

陳伯義說,災區或事件的現場,提供給創作人很多想法,他希望他的作品能夠讓更多人有衝動想進去看看,了解原來台灣的土地是這麼脆弱,每年都在改變。

「台灣這麼小,物資豐富,但我們的身體卻很少移動,即使是2個小時距離的地方也不願意去,」他說,「既然大家不願意進去,我就把畫面帶出來給你看。」

他透過低調、無陽光的藍青色色調,讓作品呈現出災難的延續感,希望告訴觀眾,災區一直都在。他說,面對這樣的災難現場,每一次去看都在變化,讓他思索人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自然,也希望透過作品提醒民眾不要忘記曾經發生過的災難。

「河流–轉換中的生存之道/亞洲當代藝術連線」將在駁二展出至8月底,並於明年6月移至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展出。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