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鰓又有肺 入侵魚種「攀鱸」恐橫行澳洲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有鰓又有肺 入侵魚種「攀鱸」恐橫行澳洲

2015年06月08日
本報2015年6月8日綜合外電報導,蘇瑋佳編譯;Marcie審校

攀鱸這種能夠在地面上行走的外來魚種,將威脅澳洲的陸域野生動物。詹姆士庫克大學的魚類學家Nathan Waltham博士表示,這種10英吋長的魚在鰓片上有突起的刺狀硬棘,牠會張開腮片,像走路一樣在陸地上移動,四處尋找水源。

攀鱸。圖片來源:金門國家公園。

有鰓又有肺 適應力強成威脅

根據赫芬頓郵報報導,攀鱸除了有鰓之外還有肺,牠可以在水中和陸地上呼吸,也可以在陸地上存活好幾天,而且牠在淡水和鹹水中都可以生存。這讓攀鱸在濕地環境中享有極佳的競爭優勢,也威脅到當地的原生物種,「當牠們進入不屬於牠們的棲地時,牠們就會破壞原有的平衡」Nathan Waltham說。

根據衛報的報導,這種橄欖綠的魚是東南亞原生物種,但過去40年來活動範圍已擴張到整個印尼和巴布亞紐幾內亞。Nathan Waltham博士指出,澳州北方托雷斯海峽有人居住的Boigu和Saibai等島嶼都出現魚的蹤跡。Nathan Waltham博士並警告,一旦攀鱸適應了澳洲大陸的環境,可能會對澳洲原生的鳥種和魚種造成致命威脅,因為鰓片上的硬棘可以幫助牠們克服乾旱,並對抗捕食者。

「攀鱸被大型魚類或鳥類意圖捕食的時候,牠的硬棘會張開,捕食者把牠吞下去的時候會卡在喉嚨,捕食者也因此喪命」Nathan Waltham表示。

外來種問題嚴重 澳洲生態陷入危機

多年來澳洲的外來物種問題層出不窮,例如澳洲在1935年引進甘蔗蟾蜍,希望用以控制甘蔗害蟲,但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甘蔗蟾蜍迅速繁衍傳播,造成生態危機,更糟的是,蟾蜍皮膚中的毒素還會置捕食者於死地。

另一個例子是兔子,是由早期移民帶進澳洲的,同樣由於沒有天敵而危害當地生態。這些問題可不像強尼戴普未經許可,利用私人飛機攜帶寵物犬入境這麼簡單。

※ 本文轉載自台灣濕地網

【參考資料】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