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難逃被「馴化」 研究:生態旅遊恐弊大於利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野性難逃被「馴化」 研究:生態旅遊恐弊大於利

2015年10月20日
本報2015年10月20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生態旅遊或許讓一般人可以近距離觀賞野生動物,又能累積保育資金贊助,但一項以100多份研究為基礎的分析顯示,生態旅遊因仍具有侵入性,「馴化」野生動物反增其生存風險,衡量後還是弊大於利。

生態旅遊。圖片來源:whatchamakallit(CC BY-NC-ND 2.0)

強調「友善」互動 反倒害了牠們

「當動物友善地與人類互動,就會卸下心防。一旦習慣如此,就變得越來越大膽。如果對掠食者也這麼大膽,死亡率就會升高。」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Daniel Blumstein說。

英國獨立報報導,Blumstein認為,生態旅遊是類似於馴化或都市化野生動物的活動,而在這三種活動中,凡是與人類的互動,都可能導致馴化的後果。

證據顯示,馴化的銀狐變得越來越溫馴和無畏,部分原因就是和人類的互動。此外,馴化的魚類對於模擬掠食者的攻擊反應越來越慢,都市裡的狐狸松鼠和鳥類也比較大膽,逃離危險的時間較長。

研究顯示,大猩猩、黑腳企鵝和巴巴利獼猴是最容易受生態旅遊影響的動物,因為牠們很容易習慣於人類的存在,而透過取得海豚信任以與之共游等活動,可能讓野生動物鬆懈對人類以及其他天敵的戒心,使牠們深陷危機。

「生態」旅遊80億次 改變野生動物生活

全世界每年發生近80億次生態旅遊,原本的目的是支持地方經濟與生態,卻也是「人類快速改變環境的方式之一,」Blumstein說。其他人類改變環境的例子還包括氣候變遷、棲地破壞和密集農業。

研究指出,「我們知道人類可以快速改變其他物種的性格。如果動物習慣於人類,尤其是遊客,如果侵入性的生態旅遊加強這個現象,我們可能會從動物身上選擇出或是創造出不利生存的特質,增加被掠食的風險。」

但研究者也同意,除了募集保育資金外,生態旅遊的確有另一項優點,也就是藉由人類的存在,達到暫時嚇阻天敵的效果,為體型較小的動物創造出安全的活動範圍。分析指出,人類在附近時,長尾黑顎猴較少遇到掠食者,例如花豹;造訪美國俄懷明的大提頓國家公園(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的遊客,也讓麋鹿和叉角羚的覓食時間更長。

但這些在人類周圍放鬆和大膽的行為,導致動物暴露於天敵甚至盜獵者風險的程度為何?科學家表示需要更多的研究深入探討。

與海豚共游。攝影:Tony Malkevist。圖片來源:Israeli Ministry of Tourism(CC BY-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