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核引爭議? 德國「能源革命」反促企業創新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廢核引爭議? 德國「能源革命」反促企業創新

2015年11月11日
本報2015年11月11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福島核災後,德國總理梅克爾啟動「能源革命」(energiewende),目標在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廠,並以再生能源補足用電需求。這項能源轉型計畫並非毫無爭議,但德國工業總會(BDI)並不表示反對,德國綠黨發言人更表示,再生能源讓德國公司失去競爭力是個迷思,反而看到企業更加積極創新。

micagoto(CC BY-NC 2.0)

德國推動廢核計畫,要以再生能源補足用電需求。圖片來源:micagoto(CC BY-NC 2.0)

能源轉型:東西德統一以來 最積極經濟計畫 

德國扶植再生能源始於1980年代的反核抗爭,目前德國超過25%的電力來自風力、太陽能和其他再生能源,如生質能,不過也有44%來自燃煤。德國政府要在2025年前增加再生能源比例至40%到45%。

藉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德國也促使新的產業誕生。根據綠色政治智庫Heinrich Böll基金會的資料,目前約有37萬德國人在再生能源產業工作,是化石燃料產業的兩倍。

其他與德國面積大小相似的國家,沒有一個像德國將目標設定得如此高、時程如此緊湊。這是德國柏林圍牆倒塌到東西德統一以來最積極的經濟計畫,預估接下來20年內將花費1兆歐元。

雖然轉型影響德國製造業的疑慮一直存在,加上福斯汽車醜聞重創德國製造招牌,德國工業總會(BDI)並不反對轉型。

窮人補貼富人? 轉型計畫惹議

「Energiewende」並非毫無爭議。尤其一般用電戶的補貼費用提高,引來窮人補貼富人在屋頂上貼太陽能板的批評。

其中一個受轉型影響的公司是特裡梅特鋁業(Trimet Aluminium)。這間公司是全德國最大用電戶之一,佔每年德國用電量的1%。其近漢堡北部的冶煉廠,270個爐一天24小時全年無休運作,每個爐溫度達960°C。這間廠房一年的電費就高達1億2000萬歐元(約42億新台幣)。

然而,特裡梅特和其他2000家能源密集的公司可免繳再生能源稅,對比一般用戶電費的增加,這樣的優惠待遇更顯得具爭議性。

不過,雖然再生能源在大太陽和大風吹時很便宜,卻無法儲存於無風日和陰天使用。為了不讓一般家庭受影響,大型工業用電戶最高會一次斷電一個小時。在去(2014)年,特裡梅特就因優先供電給一般用電戶而暫停營運超過70次,顯示其並非未受轉型的影響。

特裡梅特正在研究如何因應無可避免的供電波動。其位於德國西北部的Essen廠正在實驗把金屬熔爐當做虛擬電池使用。如果成功,就能儲存3360百萬瓦小時的能源兩天——足以供給30萬個家庭一日用電。

沒有再生能源稅優惠 中小企業拚創新

在造船和漁業的數十年蕭條後,德國北方港都布萊梅港(Bremerhaven)開始復甦。10年前,布萊梅港的失業率達到26%的高峰,但風力發電帶來新的工作機會後,趨勢開始逆轉,不過目前失業率仍有15%,遠高於德國平均。

風力渦輪製造商Senvion在布萊梅港雇用了350名員工,約佔其全球勞動力的10%。Senvion生產世界級的風力渦輪。11月該公司接了兩張大單,共72座風力渦輪,用於北海的離岸風力電廠。但德國工業總會擔憂,部分能源密集的鋼鐵和化學公司因此減少投資新廠房和設備,讓產業悄悄外移。

為避免流失競爭力,IHS市場調查機構主張,德國應該減緩轉型速度,依靠天然氣減少能源轉型成本。該機構認為,德國經濟核心的中小企業,因為電費過高而失去競爭優勢;且中小企業不像大企業一樣,擁有免再生能源稅的優惠。

根據IHS的計算,中小企業2013年因電費過高失去了約150億歐元(約5274億新台幣)的出口額。

不過,德國綠黨發言人Reinhard Bütikofer表示,再生能源讓德國公司失去競爭力是個迷思,「中小企業是靠效率競爭生存。」Bütikofer認為,能源法為企業帶來挑戰,也激發能源效率的提昇。「能源轉型推動德國企業的積極創新,我認為這是未來競爭力的戰場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