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報報】用救海豚的方法救 鯨鯊二號枉死誰之過? | 環境資訊中心

【你來報報】用救海豚的方法救 鯨鯊二號枉死誰之過?

鯨豚之死揭秘(二)

2015年11月20日
本報2015年11月20日恆春訊,公民記者瑭芯報導

回顧2005年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簡稱海生館)的BOT經營業者海景公司,先後引進三尾鯨鯊,成為海生館人氣王,每年吸引逾百萬遊客參觀。

鯨鯊一號嘉嘉,於2007年3月野放,當時並未替牠裝設追蹤器,無法了解嘉嘉野放後下落;同年5月,鯨鯊三號因病死亡;僅存的鯨鯊二號被飼養在海生館八年,卻因8-12公尺深的水族缸限制,人工環境造成牠習慣性沿著缸壁繞游,導致尾鰭和胸鰭經常性磨擦到缸壁和礁石等人工造景,而出現傷口。

早在2010年,海生館和海景公司就曾討論野放計畫。卻因等不到小鯨鯊進館輪替,鯨鯊二號只好繼續被迫為海生館撐票房。直到2013年,來自各種壓力,海生館才決定送牠回家。

鯨鯊要回家(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二號鯨鯊。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野放失敗 台灣未善待野生動物醜名傳遍全球

動保團體強烈抨擊海生館形同「鯨鯊監獄」,力求野放。不過飼養八年多的鯨鯊二號,因已習慣在水缸內繞游,且野放距離太近,導致兩度洄游到岸邊擱淺受傷,直到第三次拖到離岸8公里外海野放才成功,卻生死不明。

針對2013年7月10日野放失敗,關懷生命協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等團體代表到監察院檢舉教育部、海生館、漁業署等失職,包括追究承攬經營海生館的海景世界公司對野放延誤害死鯨鯊等責任。

綜合媒體報導,「鯨鯊二號」體長7.2公尺、體重3600公斤,長期生活在海生館長33公尺、寬22公尺的水缸裡,已習慣不停繞圈洄游,因此野放後依然循著過去習性不斷繞圈游。又未考慮外海水溫變化多,且遠低於海生館大洋池,更未接納環保團體建議野放鯨鯊前設置中繼站,讓牠有緩衝適應期間,而擱淺時身體右側微血管破裂,從鯨鯊受傷情況研判,存活機率不樂觀,因此第3次野放前決定將追蹤器拔除,導致野放後沒有追蹤生死不明。

當時海生館公開表示,野放過程絕非「棄養、虐殺」,並模擬可能的風險,鯨鯊兩度洄游擱淺,是過去野放鯨鯊未曾發生的經驗。海生館產學合作中心主任李展榮也說:「野放前經歷過二次演練,也依據演練結果探討各項可能缺失,當天圍捕作業及運輸非常順利,仍無法預期野放後鯨鯊行為,已經進行完整的檢討報告,對於動保團體指控予以尊重。」

鯨鯊二號野放疑點 獸醫師現身說法

鯨鯊要回家(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檢視紀錄影片,鯨鯊尾鰭下部長出一顆腫瘤,疾病期動物不能野放。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本報特別訪問「前海生館第一任獸醫師兼海景公司第一任獸醫師」,現為恆春鯨生動物醫院院長的錢興華,發現鯨鯊二號野放的問題點,並進行解析:

一、經過人工飼養長大的動物沒有理由可立即野放。

二、鯨鯊尾鰭下部長一顆腫瘤,疾病期動物不能野放。

三、人工餵食的動物沒有經過野化訓練,無自行覓食能力,不能野放。

四、海景公司捨不得花錢購買或租用箱網為鯨鯊做野放前訓練,可預知鯨鯊無法適應開放性海洋環境,可能造成死亡的結果仍執意直接野放。

五、意料中鯨鯊迴游岸邊造成擱淺時,救援方法錯誤,致使鯨鯊於退潮之岸上窒息死亡。

長期被囚 喪失生活能力

錢興華表示,鯨鯊二號在2005年6月,誤入定置網,從此被海景公司飼養在海生館的水族缸。當年還不到3歲的牠,算是從小被捕捉後就養在人工水池,8年來都是人工餵養長大,對大海已疏離,突然被野放回大海,又深又暗,又見不到長期依賴的人類,心理會不會有緊迫?要不要往岸邊游,找回熟悉的環境?而沒遇過漲退潮的牠,靠近岸邊就很容易被浪打上岸,這和鯨豚擱淺完全不同。

一般來說,魚換過不同水體會死的原因主要是:溫差太大(超過2°C以上),造成生理性緊迫死亡。或是已經生病在先,經過撈捕、裝袋、運輸、水溫變化太大,就會迅速死亡。

圈養這麼多年的鯨鯊要野放,當然要先讓牠在海中的箱網重新適應海洋環境,做野放前訓練,並且確定牠回復原有的覓食求生能力再野放,然而,海景公司卻以經費考量,選擇直接野放。野放前沒有觀察適應期,加上錯誤救援,顯然把鯨鯊推向死亡。

荒謬救援法 用救海豚的方式救鯨鯊二號

只在背上灑水,竟沒有人在鯨鯊嘴裡灌水,而讓鯨鯊活活缺氧窒息死亡。鯨豚用肺呼吸空氣,所以當鯨豚若無法回到水面呼吸空氣就會死;而魚類是用鰓呼吸水裡的氧氣,離水自然無法呼吸而死亡。那隻鯨鯊已經離水(退潮),竟只在牠頭上灑水,有用嗎?

針對第五點,錢興華更指出救援方法錯誤,從紀錄影片可見當時鯨鯊二號擱淺,在場所有人卻都使用救海豚的方式在救那隻鯨鯊!

鯨鯊要回家(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照片中可清楚看到鯊魚特有的「鰓裂」。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錢興華接著解說,鯊魚沒有魚類的硬質鰓蓋,所以叫做「鰓裂」。一般的鯊魚左右各有五個鰓裂,有少數化石級的鯊魚有六裂,叫做六鰓鯊。而魚類的鰓就等於人的肺,鰓的構造是很多佈滿微血管的鰓絲,靠鰓蓋的開合推動水流經過鰓絲,水中的氧氣就會溶入微血管內,就這樣呼吸。

魚的鰓蓋有肌肉可以開合製造水流,而鯊魚沒有鰓蓋,只有裂縫,所以大部分鯊魚要靠游動時張開嘴,讓水流過鰓裂裡的鰓,才能交換氧氣呼吸。因此,才有鯊魚不游動就無法呼吸的講法。

「鯨鯊二號」終於回家了,竟是這麼悲傷諷刺的方式回到牠的家!如果說鯨鯊二號回家了,其實也只是回到牠來時的大海,讓我們看到的卻是死亡、悲傷、更是憤怒與滿心不捨。

洩殖孔滲著血的鯨鯊2號緩緩地下沉,回家了!擷取公視我們的島第716集-鯨鯊要回家

洩殖孔滲著血的鯨鯊2號緩緩地下沉,回家了!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公視《我們的島》第716集〈鯨鯊要回家〉

鯨鯊(豆腐鯊)小檔案
學名:Rhincodon typus
英文名:Whale shark
分布:熱帶、亞熱帶海域

◎ 鯨鯊二號引進時間:
2005年6月誤闖宜蘭南方澳定置魚網,被海生館搶救買下

◎ 野放時:
身長:7.2公尺(引進時2.2公尺)
體重:3600公斤(引進時190公斤)

※ 資料來源: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