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1連線】最後一週密談 環團盼強化「巴黎草案」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COP21連線】最後一週密談 環團盼強化「巴黎草案」

2015年12月08日
本報2015年12月8日巴黎訊,特約記者賴慧玲、吳郁娟報導

經過各國談派代表一週漫長的討論之後,「德班增強行動平台特別工作小組 (ADP)」修正文稿終於在法國時間12月5日出爐,暫稱為巴黎草案(Draft Paris Outcome),本週將送交高階部長級會議進行第二階段審議,並於本週末敲定協議。

巴黎氣候大會即將進入第二階段,「這意味著各國部長僅剩幾天的時間,決定我們是否將往升溫將近3°C的氣候災難邁進。」國際非政府組織基督教援助協會 (Christian Aid) 資深氣候變遷顧問莫漢德·阿多 (Mohamed Adow) 表示。

由左至右:阿多、凱撒、莎菲亞

由左至右:阿多、凱撒、莎菲亞。攝影:賴慧玲。

環團評氣候大會一週表現:光有INDC還不夠

全球環保團體聯合組織「國際氣候行動網絡 」(Climate Action Network)於昨(7)日例行記者會上評論過去一週的談判成績表現,呼籲各國強化減緩、調適和氣候融資的五年循環增強機制,並明定長遠而清晰的減碳目標,提高資金挹助開發中家開發減緩和調適能力。

根據之前全球智庫氣候行動追蹤 (Climate Action Tracker) 的分析,各國提交的國家自主減碳預期貢獻 (INDC) 仍將讓本世紀末氣候升溫至2.7°C上下 (範圍2.2至3.4°C)。聯合國綜合分析報告也預估在2030年,即便所有無條件和有條件INDC 都能確實落實,全球距離升溫2°C的安全範圍仍將有高達120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巨大落差。

「光靠現有的INDC 是不夠的。」阿多直言。他呼籲各國在協議中針對 INDC 建置強而有力的「可量測、可申報與可驗證」框架 (Measurable, Reportable and Verifiable,簡稱MRV),並且在將來持續推出強度更高的減碳目標。

然而,儘管各國談派代表皆同意未來應該審核各國的INDC 成果,但過去一週卻遲疑不將「持續增強減碳目標」一事納入協議草案。

督促各國減碳進度 應設五年審核機制

德國綠色和平(Greenpeace Germany)氣候與森林專家馬丁·凱撒 (Martin Kaiser) 援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昨日稍早的談話,也認為協議中應設定健全的五年審核機制,並認為應該於2018年、2019年即進行初步審核,以督促各國及時修正行動,落實2020年的減碳進度。他特別點名歐盟不應躲在15年的減碳目標之下,避談如何在協議之中納入5年MRV 循環機制。

此外,他批評協議草案在長期減碳目標的文字上過於曖昧混淆。例如「氣候中立 」(climate neutrality)意義不明、「去碳化 」(decarbonization)內容不清、「在本世紀中」(over the course of this century)的時程範圍,既可以是今年也可以是2099年,太過空泛。

「設定明確的長期減碳目標非常重要,一來許多企業已私下直言,唯有巴黎氣候協議釋放出明確的政策訊號,他們才願意放手一搏;二來我們需要長期的決心、具有雄心的MRV機制和氣候融資支持,才能將升溫控制在1.5°C之下。」

升溫1.5°C呼聲漸起 煤炭補貼卻仍持續

目前,43個最低度發展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一致呼籲將升溫控制目標強化到1.5°C,並在2050 年達成100% 再生能源轉型,但是這個主張尚未獲得所有排碳大國的支持。

法國總統歐蘭德曾經表示「如果可能的話 (if possible)」,應將升溫目標改至1.5°C。德國官方也公開支持1.5°C的目標,但該國國內目前仍對煤炭進行補貼,使其態度顯得矛盾。印度首席談判官日前曾對媒體表示印度願意支持1.5°C目標,但前提是富裕國家能夠為此進行基進的減碳行動。

國際氣後行動網絡今日在會場內擺出行動藝術,邀請路人決定要走2度C以下的綠色永續到路,還是3度C的現行路徑。

國際氣候行動網絡在會場內擺出行動藝術,邀請路人決定要走2°C以下的綠色永續到路,還是3°C的現行路徑。攝影:賴慧玲。

談錢傷感情? 氣候融資未有共識

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融資上的對立態勢依然尖銳。樂施會國際總部 (Oxfam International) 宣傳主任席琳·莎菲亞 (Celine Charveriat) 認為,目前的協議草案還需特別強化氣候融資的面向,以幫助發展中國家落實減碳潛力與提升調適能力。然而,目前富裕國家仍不願針對2020年前 (pre-2020) 的資金援助提供明確的承諾。

她特別點名歐盟在氣候融資的不倒退機制 (ratchet mechanism,亦即持續加碼) 上的立場可議。和美國一樣,歐盟願意考慮支持氣候融資的不倒退機制,但歐盟的前提是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必須以法律明定提供氣候援助基金。「這一點在政治現實上幾乎是不可能的」。莎菲亞認為,這樣嚴苛的條件等於是讓不倒退機制的協商破局。

不過她也略帶樂觀地指出,和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相比,巴黎氣候大會可以明顯感覺到企業界(化石燃料企業除外) 和公民社會在氣候行動上的蓬勃動能。

但是,「不至於更糟,還不夠好 (Better than worse is not good)。」 她強調。

COP21 期間在巴黎街頭展出的藝術作品:鯨魚

COP21 期間在巴黎街頭展出的藝術作品:鯨魚。攝影:吳郁娟。

COP21 期間在巴黎街頭展出的藝術作品:棕熊。攝影:吳郁娟。

COP21 期間在巴黎街頭展出的藝術作品:棕熊。攝影:吳郁娟。

記曼德拉精神 大會主席籲把握時間

COP大會將為巴黎草案設置巴黎委員會,由大會主席與多國部長組成,並將這份草案依近似的條文分為四組,由不同國家部長級以上代表擔任小組召集人,於法國時間6日下午4時啟動最後磋商程序。各小組必須在每日下午7點之前,將當天小組進程,各締約方、各集團繳交的文件(text)彙整給委員會,由委員會審定後,上傳到公約官網,讓所有與會者下載。

法國外長兼大會主席法畢斯(Laurent Fabius)也呼籲談判代表務必在12月10日完成協商,勿延宕到11日,因公約秘書處還需要通過法律程序並翻譯成六種聯合國語言,這約需要近一天的時間,才能讓巴黎協議在11日週五晚上達成,並順利閉幕。

法畢斯說,從2012年於南非德班舉行的COP17到今年在巴黎的COP21,四年來終於收到了這份草案,表示大家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共識。他特別提到,12月5日是南非人權鬥士曼德拉的逝世紀念日,呼籲齊聚巴黎的各國代表謹記曼德拉為人權奉獻的精神,為後代捍衛生存權,把握最後五天的時間完成協議。

最後一週 檯面下磋商緊鑼密鼓進行

巴黎氣候大會主辦方有備而來,特意將兩週的會議行程,整體加快一至二天,連例行性的高階部長談話都提前到第二週的第一天進行(過去通常在會議結束倒數三天舉行)。

今(8日)談判會議區人明顯變少,公開的會議行程不多,但不代表與會者都去巴黎市區閒逛了,其實有數不清的非正式會談,正在密集進行中;集團與集團、國與國之間、談判代表之間,數不清的文件在會議桌後流動,等著提交給巴黎委員會。

同一時間,高階部長談話也在進行。各國代表團都在分合競擊,合縱連橫,往巴黎協議的最後一哩路邁進。巴黎氣候協議是成是敗,就看接下來幾日各國部長們是否能加把勁,在各種國內與國際政治現實中,協商出一條真正指向永續發展的道路。

※ 本文與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同步刊登、CNEX紀實頻道合作刊登

相關文章

作者

賴慧玲

環境圈的雜食動物,練習當好一名研究者、記者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