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05日
摘錄自2016年2月4日美國之音 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衛星圖像顯示,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珊瑚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亞洲多個國家對這處水域提出主權聲索,領土及資源爭奪正在造成沉重的環境代價。
多年來,南中國海的過度捕撈掏空了當地魚類資源。不過,自從2012年以來,有爭議的人造島礁活動對這處重要航道的生態系統造成重創。最近公佈的衛星圖像顯示至少28處珊瑚礁出現人為疤痕。
詹姆斯•庫克大學的海洋生物學者特裡‧休斯教授說:「南中國海很多相關國家過去或目前修建人工島,正在造成重大影響。填海工程使已因捕魚造成的影響變得更嚴重。」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在接受澳大利亞媒體採訪時說,中國的海上工程一直本著「綠色建築精神」,有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來指導施工。
但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李美華(Samantha Lee)說,任何施工都有破壞珊瑚礁的危險,並且對那些依賴珊瑚礁、而且已經數量劇減的魚類造成危害。
她說:「如果水中的泥沙濃度過高,會擋住陽光,這將對珊瑚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此外,泥沙濃度過高還會擋住魚腮。」
邁阿密大學海洋生物和漁業教授約翰‧麥克馬努斯長期以來一直呼籲在這處海域建立和平公園並達成聯合資源管理協議,其中包括凍結領土聲索的行為準則。他說,這會保護關鍵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