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2日
時間:105年3月7日(一),下午3點至4點半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1樓林一教室 (106台北市大安區舟山路158號,臺大椰林大道旁)
本活動為免費,限額80名,歡迎大家好康道相報!參加者若需要公務人員或環教時數者,請於活動當日確實報到、簽退並詳填身份證字號,經核實無誤,可核予1小時之學習時數。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聯絡人:黃小姐/電話:02-2321-1155 #17
活動網站:http://www.eqpf.org/news.aspx?NwsMsgDBID=875
臺灣森林面積廣達210萬餘公頃,佔全島總面積近六成。早期豐富的林產資源,成為國家重要財政收入,但隨著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意識高漲,林木伐採量逐年減少,1989年宣布全面禁伐天然林,人工林伐採量迅速減少,至今每年僅維持少量採伐。
然而,森林是有生命的有機體,並不會因為我們不使用而消失,如何更友善、永續的經營森林,發揮森林的多樣價值,是國際林業經營所共同追尋的問題。
2015年底,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通過「巴黎協定」,揭櫫許多重要原則,成為2020年後引導全球前進的新氣候公約。巴黎協定第五條,更再次強調森林管理的重要性,鼓勵發展中國家養護、永續森林管理和增強森林碳儲量的作用;執行和支持替代政策方法,綜合和永續森林管理結合的減緩和調適的方法等。
國際林業如何呼應巴黎協定的需要,如何更適切的發揮森林價值,創造福祉,值得我們一起重視。
緣此,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特邀請國際林業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search, CIFOR)研究能力與夥伴發展部門負責人Dr. D. Andrew Wardell訪臺,希望藉重其在多國實際參與永續森林經營管理之經驗,分享國際林業研究中心正推動的全球倡議:地景基金(The Landscape Fund),提供國人前瞻視野。
Andrew Wardell博士同時也是巴黎氣候大會森林日重要活動:「2015 Global Landscapes Forum」的邀請講者,備受重視,此次應邀前來演講,機會難得,歡迎大家踴躍報名。
講者介紹:
Andrew Wardell博士曾任柯林頓氣候倡議區域主任,負責協助太平洋地區林業發展REDD+計畫,以及國際林業研究中心森林及治理業務負責人等,有超過30年自然資源管理的工作經驗。
Andrew Wardell博士專責在森林資源實際治理層面上,各機構、決策過程和相關法令與社會規則間的複雜程序,曾帶領超過40名科學家、及包含東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個國家的跨國研究計畫。研究重心包含國際貿易和投資對生質能源的影響、中國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投資、社群權利在土地和森林持有的改革、剛果盆地的非正規伐木狀況等。
目前Andrew Wardell博士於法國蒙彼利埃(Montpellier),負責國際林業研究中心剛果專案及全球倡議:地景基金,並關注全球貿易與環境衝擊下,森林部門的發展趨勢與創新作法。
活動日期:
2016-03-07(週一) to 2016-03-08(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