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下一里路 曾文溪口的黑琵餐廳 | 環境資訊中心
濕地故事

保育下一里路 曾文溪口的黑琵餐廳

【黑琵經濟學】

2016年05月17日
作者:廖靜蕙(台灣濕地網特約記者)

發源於阿里山脈的曾文溪,經過138公里的蜿蜒,在台南市七股區海岸出海。從上游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造就生物群聚的棲息地,國家以保育法令陸續公告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野生動物保護區、台江國家公園以及國際級國家重要濕地,在在顯示其重要性。每年10月,全球近1/3的黑面琵鷺陸續抵達曾文溪口過冬,隨著氣候逐漸回暖,只見零零星星的鳥兒覓食,已不復幾個月前熱鬧的鳥況。

根據2016年全球黑面琵鷺普查結果,全球共紀錄了3,356隻,其中到台灣度冬就有2060隻,佔全球數量的61.3%;最大越冬地仍為台南曾文溪口,數量為963隻,佔全球總數 29%,七股名聲在響國際間不脛而走。雖然黑琵數量持續成長,但距離擺脫滅絕的命運仍有一段距離。如何容納逐漸穩定而壯大的黑琵來訪,是保育的下一里路。

曾文溪口主棲地、東魚塭是黑面琵鷺重要餐廳。攝影:郭東輝

曾文溪口主棲地、東魚塭是黑面琵鷺重要餐廳。攝影:郭東輝

中華野鳥學會這幾年觀察到,過去黑琵以七股為主要棲息地,現在逐漸往南、北擴散。台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郭東輝認為,往外擴散代表原棲地資源不足。雖然畫設很多棲地,但食物來源不是那麼充足,需主管機關積極地經營管理,「把這些餐廳擴大經營,食物多才可能容納更多黑面琵鷺。」

魚塭與冬候鳥互動地景 深池養殖不見了

黑琵餐廳並非全部是自然形成的,曾文溪口充分的養分與地形,也是養殖產業重鎮。一池又一池相連的魚塭無止盡的延伸到海口,平日人煙罕見,看似極度荒瘠之地,藉由候鳥的來訪一窺其豐饒物產。這些人類經營的餐廳,隨著季節更迭作息,提供了度冬黑琵、鷺科及雁鴨科候鳥充足食物來源。冬季的黑面琵鷺、鷺科候鳥在魚塭停留覓食的畫面,標記著傳統文化地景中,鹽水淺池養殖者殷勤工作,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可說是台灣里海的代表。

引入海水的淺坪養殖具有300~400年歷史,已形成西南沿海動態的文化地景,淺坪養殖每年要「曬坪」一次,漁民在冬季收成後的曬池,雖要曬乾卻不能太乾,要曬到恰恰好,既能養出濕軟的水藻,讓之後放養虱目魚時,有水藻可吃;水藻養得好,虱目魚才能吃得飽又健康。

在水分未乾前的一、兩天,池裡剩下的魚蝦、底棲類生物,幾乎是度冬的黑面琵鷺最愛光顧的地方,吸引上千隻冬候鳥來訪,成為重要的覓食棲地。這也是何以台灣黑琵保育取決於能否與養殖漁業共生,養殖業的作為,決定了黑琵以及候鳥的食物來源,有如經營黑琵餐廳。

但淺坪式養殖經濟效益低,又耐不住極端氣候的衝擊,隨著養殖技術日新月異,密集、深池養殖型態帶來高產值、高收入,高出淺坪養殖每單位3~4倍,20多年來逐漸替代傳統淺坪養殖,已成回不去的養殖型態。

這個在趨勢曾文溪口北側的東魚塭也不例外。漁民為了經濟效益,部分轉租出去,或改為池深1.5~2公尺深的水池,目前只剩極少數魚塭養殖虱目魚,其他都改為文蛤養殖。維持相同水位的深水養殖,終年不放乾,改變地貌以及景觀。池深不見底,見不到鷺科,黑琵也不靠近。

2月的東魚塭,部分收成後的魚塭,業者請來怪手整地。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研究人員蔡金助說,文蛤養殖管理容易、利潤高,不過一段時間就需整地,因為文蛤是濾食性,糞便會造成土地酸化,因此隔一段時間就得翻土,將不好的土推到邊緣;翻地之後、灑藥消毒,展開另一個養殖循環。

東魚塭魚池收成後,業者正在整地。攝影:廖靜蕙

東魚塭魚池收成後,業者正在整地。攝影:廖靜蕙

蔡金助生活在當地,20多年來不間斷地觀察監測黑面琵鷺族群數,他說,2002年的東魚塭,曾是眾多黑琵聚集之處,覓食之後就到主棲地(黑面琵鷺野生動物保護區)休息;這幾年數字不斷往下掉。

台管處力挽淺坪養殖 尋找深池養殖永續可能

「那時當地都是淺坪魚塭,黑面琵鷺、雁鴨都會來訪;現在因廢棄或放租轉手給養文蛤的業者,原本的紅樹林、芒草也消失了,地形地貌的改變,不再吸引候鳥來訪,原本熱鬧的景象也變得單調。」蔡金助描述著過去的冬季盛況,少了避風的紅樹林、也沒有可吃的魚兒,疑似黑琵,尤其是雁鴨科減少的主因。

為了恢復這種人與天地和諧共生的景象,2009年成立的台江國家公園,與台南大學研究團隊,在該校西校區,以友善生態的養殖方式,飼養虱目魚,並且配合黑面琵鷺訪台週期放魚苗、收成,當黑面琵鷺歷經數千公里的飛行,疲累的抵達曾文溪口,收成後的淺坪魚塭剩餘的雜魚、蝦類,有如黑琵餐廳,補充牠們長途飛行後的能量。

「我們期待業者能以規模的1/10改以友善生態、傳統淺坪、鹽水養殖,就能增加黑面琵鷺覓食棲地。」計畫平台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課長黃光瀛說,淺坪養殖的虱目魚,只需陽光照射、長藻類,輔以少量飼料,就能養活虱目魚,節能減碳,對環境較為友善。黑琵吃的不是虱目魚,並不會影響漁民的收入。

「相對的,深池養殖單位面積魚的數量十分密集,還需投入大量飼料,有污染的疑慮。」黃光瀛解釋,台江國家公園4月放魚苗,9月收成,黑面琵鷺來台過冬,剛好可以吃殘存的雜魚;到了隔年虱目魚苗要放之前,黑琵已經北返,這種循環形成人與野生物之間自然的接軌。

目前實驗養殖的面積約10公頃,從槽溝引入純海水養殖,收成的虱目魚則做成罐頭,去(2015)年研發了魚鬆、虱目魚丸、生鮮魚肚、全魚真空包等產品。去年放了13000尾魚苗,收成7276斤,收成的產品送弱勢團體以及周邊學校,消費者可於台江國家公園的合作社。

台江國家公園推出的友善生態養殖產品。攝影:廖靜蕙

台江國家公園推出的友善生態養殖產品。攝影:廖靜蕙

只是,增加黑琵食源一定得淺坪養殖?各界看法不一,尤其是將深水養池改回淺坪式養殖欠缺現實考量,光是將挖深的池子填回來,對環境又是衝擊。

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理事吳世鴻即指出,讓黑面琵鷺有得吃,不在於深池或淺坪養殖,關鍵在於曬池;一些長期荒廢陸化的魚塭,反而更不利黑琵覓食。同樣的道理,淺坪式魚塭如果冬季不放乾水,45公分的水池還是不能讓黑琵使用。鼓勵漁民每年冬季放乾水池,留下約15公分的水以及雜魚,才是解決之道。

「深池虱目魚塭一樣會怕病菌滋生而曬坪,只是沒有每年都曬。」他說,漁民在20年前逐漸棄淺坪而改深池,是因深堵的虱目魚產量大且價格好,又較不用擔心冬天的寒害;相較於深池養殖,一些長期荒廢陸化的魚塭,反而更不利黑琵覓食。

東魚塭不管租約是否要求淺坪式養殖,至少須要求承租者每年有一定面積進行曬池,曬池的面積增加,就能提供黑琵食物來源。「光是這個動作就有利於增加黑琵及冬候鳥覓食環境。」吳世鴻指出,鹹水淺坪虱目魚塭的養殖方式,確實對生態環境及黑琵相對上較友善,但並不能就此否認或忽視深池魚塭,以及其他廢棄、休養中的魚塭所具備的濕地保育功能。

無論是台管處努力經營6年的淺坪式養殖示範,或建議深池養殖業者每年交替曬池,都說明了生產與生態之間存在契機。「里山倡議」所揭櫫的產業兼顧生產地景,並照顧社區居民生活的理想,或許是曾文溪口轉機。蔡金助即以老鷹紅豆為例,期待市政府可以參酌成為管理依據,共創產業與環境雙贏。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