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最後手段? 全球逾千物種被迫「活體移置」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保育最後手段? 全球逾千物種被迫「活體移置」

2016年04月28日
本報2016年4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由於氣候變遷、盜獵和人類破壞棲地,人類活動導致物種滅絕情況日益嚴重,保育學家指出,目前已經有超過1000物種被迫「活體移置」(Translocation),例如印度打算把老虎移置柬埔寨、南非打算把犀牛移置澳洲等案例,近幾十年將越來越普遍。

活體移置往往是不得已的手段。圖片來源:animalrescueblog(CC BY-NC 2.0)

生存越來越困難 活體移置成最後手段

活體移置是指移置動植物至新地點,以改善其存續狀況和保存生物多樣性的作法,往往被視為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但是保育學家警告,現在起可能需要些採取激烈的介入手段了。

傳統保育注重將物種保留在原生保護區,但英國衛報報導,保育學家默倫施拉格(Axel Moehrenschlager)博士指出,氣溫上升後,若物種難以繼續在原生地生存,這樣的做法便行不通。

聯合國2014年的評估報告警告,全球暖化對動植物造成廣泛且持續性的傷害,改變了許多生物的活動範圍、數量和季節性行為。2013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發現,6%至9%的瀕危鳥種、11%至15%的兩棲類和6%至9%的珊瑚特別易受氣候變遷影響,如果目前的氣候趨勢持續,可能有高度的滅絕風險。

根據默倫施拉格的研究,統計出被活體移置的物種已多達1300種。

仔細評估方為上策 學者:應有國際性規範

這位德裔科學家服務於保育研究首屈一指的加拿大卡加列動物園。投身保育工作25年,2012年他讓美洲伶狐的保護等級罕見地從瀕危降級到受威脅。

部分科學家認為活體移置具有爭議性,因為被移置的的物種可能在新地點過度繁殖,導致當地物種滅絕。

活體移置的好處顯然是拯救一個物種免於滅絕,但默倫施拉格強調這個好處必須與其他風險兩相權衡。動植物可能在移置過程中因壓力過大而死亡,也必須考量新物種對移置地生態系統的影響。此外還有社會經濟面的衝擊,新物種可能傷害土地或威脅人類。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3年發表保育活體移置指南,默倫施拉格也參與編撰。當時還沒有國際性的活體移置規範或強制力。「我們認為在規劃活體移置或類似措施時,應依據目標評估潛在益處和風險。」他說。

這類措施包含在原生地重新引進某一物種,如在美國黃石公園重新引進灰狼,或是移置物種到新地方以增加個體數或取代當地生態系統滅絕的物種。

或許活體移置最被忽視的好處是帶來希望,默倫施拉格說:「當自然受到的威脅越來越嚴重,透過保育性活體移置重建物種族群,能夠激勵我們,告訴我們復育物種是可行的,保育工作的確有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