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陸蟹變少了 原來殺手是外來種長腳捷蟻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墾丁陸蟹變少了 原來殺手是外來種長腳捷蟻

2016年06月01日
摘錄自2016年5月31日聯合報屏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墾丁陸蟹種類和數量高居世界同類型棲地之冠,但近年數量下降,台灣生態學會調查發現,曾在多處太平洋島嶼造成生態危害的長腳捷蟻,悄悄入侵墾丁海岸林,因噴出的蟻酸會造成陸蟹失明,成為墾丁陸蟹致命殺手。

台灣生態學會七年前調查墾丁國家公園陸蟹生態,發現陸蟹資源不僅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墾丁香蕉灣海岸林的多樣性和港口溪河口的數量,均創下世界同類型棲地第一。

但去年再調查,驚見除車城後灣海岸外,其他海岸的陸蟹和寄居蟹族群數量,都下降到令人憂心地步,尤其是生長速度慢的凶狠圓軸蟹等大型陸蟹。

是誰「殺」了墾丁陸蟹?主持調查計畫的劉烘昌博士指出,除棲地開發破壞、捕捉、抱卵陸蟹過馬路遭車輛「路殺」等因素,最新的危機是外來種的長腳捷蟻在香蕉灣、砂島等多處海岸林地出沒,嚴重威脅陸蟹生存,也影響森林生態。

劉烘昌說,長腳捷蟻是捷蟻屬下的一種,體長○點六至一點二公分,因移動快速且有長腳而得名;身體黃褐色,以捕食昆蟲為主,又稱黃瘋蟻。源於非洲,隨著木材運送散布世界各地,有牠們在的地方,昆蟲和甲殼類動物就會縮減,成為優勢入侵蟻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