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辦「種子野台」 從老品種找回友善土地的耕種知識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青年辦「種子野台」 從老品種找回友善土地的耕種知識

2016年06月02日
本報2016年6月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種子」蘊藏著與土地無法言說的秘密,透過農民一代又一代種下土裡,又經過經銷管道送上餐桌,有待人們以味覺以及身體解讀。台北植物園今年歡度120周年慶,最近即與「種子野台」合作,展出「藏種系列」,來自花蓮的簡子倫說,藏種不只是保存種子,還要種回老品種、留下地方品種的多樣性,而這些耕種知識更有待紀錄。

出生於1980年代的簡子倫既是藝術創作者,也是小農,他在花蓮以自製的推車,從流動種子圖書館起步,並以「種子野台」推動藏種保種運動。上周末他在台北植物園南門町三二三現場解說導覽,這一切的努力都是要重拾土地、農業與人類自身的關係。

簡子倫(右)伉儷。攝影:廖靜蕙

簡子倫(右)伉儷。攝影:廖靜蕙

展覽喚回人們 種子、土地與農業的記憶

面對不同年齡層的民眾,他溫和的訴說著對土地的眷戀與關懷,描繪著田地的姿態,仿效著森林中的植物,為了生存善用空間所形成的多層次利用。所以,多年生的樹豆,配上每年種下的南瓜,會攀爬的鵲豆,耐陰的空間可以種葛鬱金,形成一座小型的森林系,小小空間,可能就存在數十種作物。

又例如,他關注以多樣性為基礎的耕作,為何強調多樣性?這帶有遺傳資源的作物,除了適應這個地方,豐富的程度還足以抗逆境;不同作物對不同氣候條件的適應,這種多樣性會幫助我們在氣候條件越來越嚴苛時,不會因為單一化造成全無的風險。這也造就了餐桌的多樣性,人們也攝取了多樣營養性,而有健康的身體。

「作物無罪,環境問題往往是來自耕作方式不對。」簡子倫說,對於作物的栽培方式,在量產的思維下,並不完全按照作物的特性耕種,例如農人為了種薑,開挖整片山坡地,靠地力種薑,種了之後,不斷除草,失去原來充滿微生物的環境,在此條件下土地裸露不斷沖刷,地力一定耗竭。「但這並不是薑的問題,而是薑農種植方式!」

阿美族食用的各式野菜,如龍葵、紫背草、木鱉子、南瓜等,讓餐桌豐盛多樣,有賴區域保種。攝影:廖靜蕙

阿美族食用的各式野菜,如龍葵、紫背草、木鱉子、南瓜等,讓餐桌豐盛多樣,有賴區域保種。攝影:廖靜蕙

「人藏夢‧夢藏種‧種藏人」藏種人系列,喚回種子、土地以及農業耕種的情感,他說,傳統作物的產量和產值,在市場上絕對拚不過經濟作物的競爭,但可以談體驗性產業、種植 知識,談老人家留下來的作物以及和作物的感情,這些沒有任何東西足以取代。

他以影像紀錄了部落Ina(阿嬤),訴說傳統農耕的記憶,詮釋了「讓保種成為美好日常」的真諦。

簡子倫以影像紀錄部落耆老的日常美好--藏種。攝影:廖香璞

簡子倫以影像紀錄部落耆老的日常美好:藏種。攝影:廖靜蕙

其實早在土地被人類開墾種植之前,就存在多到不可數不清的可食資源,而島上的阿美族是體現採集最完美的民族,由於他們將野菜文化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使得野菜文化逐漸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話題。

昭和草、山芹菜、紫背草,這些豐富的野菜,隨著四季成長,種子庫就蘊藏土壤裡;「藏種與土地,這是說要愛護原來的環境,只要保持原棲地,這些種子就能生產。」土壤保持好,野菜的種子就會留下來。

如果問阿美族的Ina,有沒有把種子帶回家,用瓶子收起來,他會說,所有的種子都在田野,從種植萌芽、移植到田裡,或把成熟的豆莢收起來,都在田間完成循環,田裡就是Ina種子庫。

除此之外,過去傳統部落也會以煙燻、摻木灰保持種子年限,現場展示部落帶來的翼豆、赤小豆等數十種種子,依稀可見這些痕跡。

找回種子知識種回老品種 合作社是有知識的種子行

簡子倫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他具備藝術背景,也做過古蹟維護,但5、6年前他選擇務農為生活目標,從耕種中,體會到光是想找到本土作物品種多麼不易。為了尋找本土「在來」品種粉綠豆,得知市場上賣的,很多從東南亞進口,費盡力氣才找到粉綠豆,讓他意識到種子保存的急迫性。

在此需稍加解釋「在來」的意涵。糧食作物除了少數野菜,極可能都是植物學上的外來種;而所謂的「在來」品種,例如在來米,日治之前即已存在,也就是說,相對於品種改良或引入新品種的現代品系,在來品種是相對傳統的概念,在農藝上,包含了跨文化的意涵。

他從流動種子圖書館開始,在花蓮四處跟民眾分享小農耕種、保種,與其他小農交流過程,他最常遇到有人問,有沒有XX種子可以跟你要?雖然常回答對方「沒有」,但緊接著的是「我知道誰有」,於是他漸漸地成為媒介,進而逐步發展成種子野台的形式。

「沒有錢口袋裡還有種子」,簡子倫認為,人們就算孓然一身,回過頭向土地學習又是一片天地。這些種子落到土裡,就能成長為糧食,餵飽肚腹、撫慰心靈,才得以支持健康的社群。最重要的是照顧好土地,維持作物棲地,並試著從留種習慣與交換系統,培養種子自主的意識覺醒,從最原初的農業的真義,回到慷慨分享的傳統。

幾年前他有機會跟著老婆小紅到印度生活,並獲得龍應台基金會支持,實地考察當地的種子保存,這讓他轉換了視野。村落發展出來的種子網絡,綿密以及多樣性的程度,他用「嚇到」形容。

種子的多樣性可以讓印度這麼多村落記錄下來,透過交換形成網絡,不但保存下來進而創新。他思索著,台灣也能如此嗎?由於種子銀行涉及能力及空間,都不是他一時之間能完成的,他決定停止種子交換,改而整理記錄種子的源頭──它是怎麼來的,以及耕種知識。

部落傳統以煙燻、木灰等方式保存種子。攝影:廖香璞

部落傳統以煙燻、木灰等方式保存種子。攝影:廖靜蕙


傳統赤小豆種原。攝影:廖靜蕙

「這些種子換來換去,卻逐漸失落種植知識,說不出該何時種,何時收。」簡子倫說,到種子行只能買到種子,卻不知道該如何照顧它,然而,種子應該連結一套複合式的耕種系統,而這套系統他思考能以合作社的型態,讓一些被遺忘的老品種重新回到田裡,在人們的記憶中復活。

合作社將透過會員制、共同採購,在田裡的生產各種多樣性的種子,並且加上共學的過程,學習種植的知識系統。由此改變取得種子的方式,合作社就是種子行,只是以共同消費的形式運作。「以友善土地的知識綁著種子,不啻是對當代農藥綁種子這類行為的干擾與反動。」

「沒有種子就沒有農業,沒有生物多樣性就沒有永續,沒有分享就沒有共好」簡子倫以此自我期許,也是給台灣追求環境永續最好的提醒。

【展覽訊息】種子野台 <人藏夢‧夢藏種‧種藏人> 序篇

地點:台北植物園 門町三二三
時間:即日起至6月26日(每週一休館)

本次展覽視為序篇,由種子野台的發起地點—花蓮展開,期望觀者可以從展覽中認識地方性的傳統作物和其所代表的地方性味覺,同時對於既非商業規模栽培也不同於有機生產模式,卻相對貼近自然的傳統混合農耕方式有所認識;並展了草木灰、煙燻、代代種植採種等人為保種方式。

此外還有關於共生的智慧和採集活動所代表的土壤即種子庫的概念,也些許提點時代變遷下信仰移轉對於傳統農作儀式上的改變所呈現的人地關係,透過整體的展覽和配合的味覺體驗活動傳達這些地方作物的在時代的特殊意義和保存價值,期待有更多人關注甚至參與在地種子的存續議題。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