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魚就沒有漁民 漁業署長陳添壽:施政將扎根保育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沒有魚就沒有漁民 漁業署長陳添壽:施政將扎根保育

2016年06月22日
本報2016年6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聯合國制定6月8日海洋日,目的是喚醒人類在海洋事務的責任,擔負起守護海洋的工作。今年5月新政府上台,行政部門也進行一波人事調整,其中漁業署由漁政基層人員出身,資歷完整的陳添壽上任,能否解決長期來民間詬病的缺乏海洋保育思維以及歐盟黃牌壓力,令人注目。

本報專訪時,陳添壽提點出漁業的特性:沒有魚,就沒有漁民;漁民生計與資源息息相關,漁民應比任何團體更關心資源。而漁業署為產業輔導機關,為了讓漁業永續發展,將鎖定海洋漁業資源養護為施政重點。

他首度指出河川溪流保育與海洋的關係,並表示將積極協助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公告;對於3浬禁用流刺網,則尋求社會共識,並協助相關的退場機制。

漁業署長陳添壽指出,漁業必須根基自然資源維繫,才能永續。攝影:廖靜蕙

漁業署長陳添壽指出,漁業必須根基自然資源維繫,才能永續。攝影:廖靜蕙

「吃利息」的產業  漁法需節制

漁業永續是糧食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人類的文明都在海洋周邊,海洋穩定了,陸地才能穩定,大氣圈才能穩定,生活才會好。20年來,由於全球漁業資源持續下降、資源不夠,漁業規模跟著縮減,台灣漁船即減少1萬多艘。

陳添壽說,漁業發展根基於自然資源,前提是海洋生物族群數量足夠;而漁政管理就是資源的管理,須依據漁業資源的多寡來核發船隻證照以取得平衡,讓海洋資源是可以永續利用的。他鎖定讓漁業管理的重點回歸到海洋棲地及資源的養護。

這幾十年不斷制定法令,控制配額漁撈能力、限制幾浬外不得使用底拖網漁船等,是為了逐步落實台灣的海洋資源管理。「漁業是吃利息、環境保護的產業;漁業的本質應對環境友善。」

「吃利息」的意思是,這些魚不抓也只是任由牠們死去,但要懂得讓牠們傳宗接代、知所進退。他說,台灣很多學術研究都指出,海洋生產力很高;沿岸無魚只能歸因撈捕過度,顯示漁法必須節制,讓海洋生息。

河川溪流與海同體  保育一家

漁業資源包括淡水魚類,但長期以來,未對海洋以及淡水魚類提出保育對策,也未積極針對紅皮書的物種以野保法保育。對此,陳添壽說,溪流河川與海是互相連結的,溪不好,鰻苗以及海洋生產力就不好,海洋保育始於溪流。

目前台灣漁類資源以海洋、養殖魚類為主,其實淡水魚類的保育不能忽視。河川魚類資源也是漁業署管理的一環,只是台灣河川又短又急,發展漁業的條件受限,即使如此,卻無法漠視河川生態,豐富的河流生態,間接也改善海洋資源。

他十分肯定近年來台灣一些地區致力復育淡水魚的成就,如新北市坪林區、苗栗一帶河川,由當地民眾自主守護,而礁溪龍潭湖復育圓吻鯝魚更是令人欣慰。

台灣的溪流原本擁有豐富的淡水魚資源,他說,淡水的沙洲以前有文蛤苗,還有台灣絨螯蟹、日本絨螯蟹兩種毛蟹,和中華絨螯蟹,都是「大閘蟹」,牠們需要乾淨的水源才能生存,「栽仔」(小蟹)很小就要溯溪上山,母蟹從山上爬下來,到溪口釋幼。現在則只有南澳僅存的毛蟹是台灣種,4、5月產季,吸引饕客前往品嘗。

溪流河川與海是互相連結的,溪不好,也會影響海洋生產力。攝影:廖靜蕙

溪流河川與海是互相連結的,溪不好,也會影響海洋生產力。攝影:廖靜蕙

即使是他在東部的家,因位處海與溪的交會處,生態相當豐富,前面的溪水就有鱸鰻、中華鱉,過山蝦,也有寄居蟹。當河川恢復生態系,不但能帶給海洋好處,也能創造區域性的漁業活動。

他舉新北市坪林香魚為例,一旦保護成果豐碩,魚群回來了,可以核發釣魚證的方式,允許適度利用,讓民眾可享生態保護的成果。

龍王鯛、白海豚保育急急令  3浬無刺網配合棲地養護

日前綠島死了一隻龍王鯛,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目前綠島沿岸只剩六隻龍王鯛,且都是年老個體,恐怕後繼無魚,保育處境嚴峻。陳添壽說,保育意涵深遠,蘇眉的美麗是很多原住民圖騰的靈感,絕非只為了吃下肚。他認為漁民深知這個道理,所以會犯下這麼嚴重錯誤的,絕不會是漁民。

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遲遲無法公告,陳添壽表示,漁業署將全力配合,向當地縣市說明,白海豚具備的海洋生態保育指標意義。「白海豚很明顯與沿岸的資源豐富度有關,族群回復代表資源是好的,資源恢復漁民就有機會!」

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遲遲未來公告。攝影:張樂群

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遲遲未來公告。攝影:張樂群

未來沿岸3浬流刺網禁止使用,藻床、棲地維護好,讓這一帶成為資源可永續之處。「漁民必須意識到,不是量多量少的問題,而是價格問題,如果消費者支持漁民,魚貨新鮮,價格能反映成本,讓海洋有如冰箱,有多少需求才取多少。」

提到沿岸地帶棲地養護,則需分工合作共同治理,才能維繫良好的棲地與生態系,絕非漁業署單方面足以完成。例如,家用的洗潔劑隨著下水道排到到海洋,從高山到平地,農地使用化學藥肥,陸上廢棄物、工廠排放污水,若未能處理好,最後就是流向海洋,都分屬不同行政業務。另外,民眾有能力認知到這些的行為對海洋的影響,就須靠海洋教育。

「只有維繫好棲地,魚群回來了,產業才能發展。」下一階段3浬禁用流刺網,陳添壽積極尋求各界共識,他不諱言,光靠中央典章制度是無用的,必須靠第一線人員漁會、縣市政府以及消費者一起來;過程也須兼顧新規定造成的社會性功能缺漏,如失業、家計損失等,必須有退場及補償機制,在這場邁向海洋漁業永續的過程,每個人都能參與,並且從中受益。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