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遷的省思 人類文明終究被氣候推著走?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全球氣候變遷的省思 人類文明終究被氣候推著走?

2006年09月17日
作者:霜降

《漫長的夏天:氣候如何改變人類文明》是作者Brian Fagan氣候與文明科普名著《聖嬰與文明興衰:洪水、饑饉與帝王》(El Saqueo Del Nilo. Ladrones De Tumbas, Turistas Y Arqueologos En Egipto)的另一姊妹作。20世紀末的我們開始重視所謂氣候變遷的問題,如聖嬰現象、反聖嬰現象、南方震盪,或北大西洋震盪等比較宏觀的氣候現象,以及這些氣候現象對於人類社會、文明日漸加重的影響力。

當人們從SARS、禽流感的衝擊中逐漸平復,那個研究瘟疫(流行疾病)如何與人類文明交錯糾結影響的科學人文論述就暫時被淡忘一邊,繼起緊抓住我們注意力的是氣候變項,也許不久的將來應該是人口與能源議題吧!雖然說這些問題其實一直是被許多國際組織所注意的,然而基於許多行動必須耗費鉅大的人力與經濟資源,使得先進國家多半也只是消極地處理這類議題,遑論發展中的國家。近來開始有許多經濟學家質疑現今發展的經濟模式,也許是一個相當好的開始,不過悲觀的是人類社會的天性仍然傾向於事後補救勝於事前預防,所以說,天災人禍是進步的動力,這種說法似乎也有其道理。

有趣的是,正如《漫長的夏天》等書所介紹的觀點,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不管是生物滅絕也好,或是人類演化也好,還是人類生活形態的永久改變,其實有著一致性的預設存在。這件事情是說,也許人或動物都不是那麼輕易地就願意改變自身的生活形態的;舉例來說,現在仍然存在的某些少數民族,在泰北、非洲或其他地區的叢林之中堅持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當地政府嘗試安頓他們並提供照料,不過卻總是失敗的。由這樣的例子看來我們就能夠理解,在一萬年前當人們開始採行農業生活定居時,可能是個很大的轉變,而這個轉變的幕後推手就是氣候。

圖片來源: ENS費根的解說就像說故事一樣,十分容易理解消化,所以關於冰河期結束或者是進入間冰期,氣候暖化使得冰床崩解帶來的海流停滯,造成為期千年寒冷期的一系列故事,就是這本書吸引人的地方;而真正令我感到有種說不出的「使命感」或者「憂心」的,卻是這些科普讀物其實早已提出相當深刻、且有待解決的人類急切問題。我比較感興趣的問題如下。

第一,如同前面所說的,人類對於改變其固有生活形態的顧慮與拒絕,其實正悄悄發揮其負面影響力。現代絕大部分人類已經適應農業生活,我們可以將都市生活看成是一種衍生的定居現象,其中當然也有許多短期、中期或長期的問題,然而定居已經被許多氣候學家、人類學家或歷史學家認為是脆弱的生活模式。當居住的環境面臨大變動,遑論長期氣候變遷或者短期的災變,都會造成嚴重損傷。

對人類定居生活形態重新評估的建議雖然很有道理,例如在《生而為人:從演化舞台中走來》(Being Human: Putting People in An Evolutionary)一書中就提出格陵蘭人口滅絕的故事,維京人只因當初氣候進入小冰期時、選擇堅守陣地的錯誤策略,致使島上選擇定居的人們竟無人存活下來。這樣的故事當然說得我們毛骨悚然,大部分的人也會同意現代人口過多但空間不足、人們所具備的謀生技能已非狩獵採集生活所需,更何況像我們一樣的都市人說不定多半連種植、養殖的基本概念都沒有,還真是一個悲劇啊!如果願意採取其他替代方案來解決,這時候我們有沒有辦法從政府說服至個人,拋棄現有的經濟基礎嗎?

圖片來源: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第二,我們可以將前述的問題當作長期的問題來考慮。氣候變遷需要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人們以現在的科技還算可以因應,至少可想出變通的方案。接下來這點反倒是更重要的,就是全球溫暖化的問題,誠如《漫長的夏天》所述,也許溫暖化帶來的氣候鉅變是更為立即的:海平面上升造成的人類棲地嚴重破壞、極地冰帽的永久消失反倒造成的海流停頓、氣候驟冷等等,而另外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我們即將進入新的冰河期,且時間迫近。

這類問題的時間或長或短,氣候驟冷可能要花幾年的時間,然而氣候變化造成的糧食危機卻會在次一年就發生嚴重災情,例如中國大陸歷來的乾旱、水災所引發的飢荒,以及隨之而來的流行病肆虐。人類棲息地的問題也無法忽視,目前世界上最發達的城市幾乎都建築在低窪、地震帶、火山等等危險區域上,一旦海平面上升或地殼變動引發的強震發生,我們是否有可以預防的機制,還是只能乾瞪眼,任憑宰割?現代人的學名是Homo sapiens sapiens,兩個智慧的生物是否更應該創造出演化的奇蹟,成為第一個抵抗地球環境鉅變而永續生存的物種?雖然悲觀地說,行星、太陽系是有其使用壽命的。

第三,如果我們渾渾噩噩,人類的生活目前當然還可以過得很好;但如果冰河期來了,我們該如何因應?我們也許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所謂的「因應」或者「解決」似乎還是反映了我們拒絕改變的心態,似乎仍在頑固的強調之中,自我得到增強;但是如果要永續經營的話,說不定我們還得「拜蟑螂為師」呢!

最後是提一下《生而為人》這本書,有點像是《人類大遷徙》(CHI SIAMO)以及《漫長的夏天》兩本書的綜合版,主要還是討論「人類」出現直到現在的分子生物學、氣候學、地質學、古生物學等理論基礎如何形塑出現代人,也是相當值得花一些時間細讀的科普著作。在此也邀請大家集思廣益,為人類的未來與永續想些具體的藍圖,而不是只有口號或者很片面的贊成或反對意見。

漫長的夏天書封

 《漫長的夏天:氣候如何改變人類文明》

   The Long Summer:

   How Climate Changed Civilization

  • 作者: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時間:2006年2月26日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流變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