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7-11超商的書報攤,色彩鮮明的青蛙照片引起我的注意,原來2006年10月16日出版的新聞週刊(Newsweek)封面故事探討的是全球暖化的議題,並以分佈於中南美洲、瀕危的斑蟾屬(Atelopus)蛙類為例,闡述全球暖化對動物生存的影響。
斑蟾屬的蛙類因體色有黃色、紅色及黑色斑塊而得名,牠們這身鮮豔的打扮,是為了警告敵人:「我有毒,不要靠近我」。牠們是熱帶雨林的原住民,主要棲息於溪流附近,蝌蚪腹部有吸盤,讓牠們可以吸附在石頭上,以免被流水沖走。過去曾有110種以上斑蟾屬蛙類生活在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但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已經有2/3的種類滅絕了,包括有名的金蟾蜍。研究雨林生物25年的生態學者J. Alan Pounds和他的同事發現,因為雨林的氣溫上升,形成久久不散的雲霧,使得白天溫度逐漸下降,但晚上氣溫反而上升,這種氣候型態的改變,有利一種真菌的滋生。斑蟾屬蛙類感染真菌,造成皮膚無法吸收水分,最後脫水而死。研究顯示,80%的斑蟾屬蛙類的滅絕出現在異常氣候暖化的年份,所以學者J. Alan Pounds表示:「若疾病是殺死蛙類的子彈,那扣扳機的就是氣候」。
蛙類或許是全球暖化的第一個犧牲者,但絕不是最後。在過去100年,全球氣溫上升攝氏0.6度,造成澳洲熱帶雨林的乾旱,南極冰棚的崩裂,天然棲地的零碎化,並迫使大量的動物流離失所,侷限在狹小的空間,競爭有限的食物。然而,許多害蟲卻因氣候暖化而得利,並散佈登革熱、霍亂等疾病,人類最終還是受害。
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人類的生活將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澳洲科學研究顯示,由於全球暖化效應,亞太地區海平面在2030年上升16公分,2070年將升高50公分,屆時亞太地區可能有數百萬人無家可歸,其中孟加拉、印度、越南、中國和太平洋島嶼最有可能面臨淹沒的危機。當然,這對飽受地層下陷之苦的台灣西部沿海地區,無疑是雪上加霜的警訊,若不再減緩溫室氣體的排放,台灣的人民也將流離失所
全球暖化也是商業問題,因為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常常僅考慮短期利益而漠視長期的風險,因此不願面對工廠或發電廠燃燒石化燃料排放溫室氣體的管制與減量。縱使有京都議定書規範各國刪減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但台灣依舊不動如山,一切以拼經濟為優先!
動物的滅亡是警訊,中南美洲蛙類滅絕也絕非單一事件,但牠們是全球暖化的第一批犧牲者。牠們的犧牲彰顯出全球暖化帶來的各種潛在風險,這也是人類未來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因為當地球變得不適合動物生存時,也不適合人類生存。因此,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減緩全球暖化,已經刻不容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