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都豐富生態之美收錄光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港都豐富生態之美收錄光碟

2006年11月30日
摘錄自11月30日中國時報高雄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高度工業化的高雄市,150萬人口居住在水泥叢林中,卻因擁有山、海、河天然資源,得以在都市中擁有多樣性生物。市府建設局正著手製作「都市生態之美」光碟,預定12月中旬推出,讓遊客為高雄都會公園、半屏山、壽山的豐富生態為之驚艷。

市府進行高雄市生物多樣性調查結果,以到處是池塘、魚塭的後勁溪沿岸為例,是高雄市僅剩的漁業養殖區,也是僅存的紅樹林天然生育地;後勁溪出海口的大面積海茄冬純林和沼澤地,是稀有保育鳥種「東方白鸛」在台灣的穩定度冬區。生態調查發現,高雄港過去原為紅樹林分佈中心,曾有細蕊紅樹、紅茄冬、紅海欖、欖李、海茄冬等5種紅樹林紀錄,但因港區開闢,野外的紅樹林族群僅剩下後勁溪及典寶溪下游間的援中港地區,其保育攸關高雄市紅樹林生態系的未來。水域廣闊的蓮池潭,是高雄市區內最佳的水鳥棲息地。原產地在中國大陸、東南亞、印澳群島的石龍子科多線南蜥,台灣僅在高雄、屏東兩地區發現其蹤跡。半屏山調查則發現多種的優勢樹種包括構樹、血桐、恆春厚殼樹等,和壽山植被狀態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