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普查――搜尋生命的閃電戰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普查――搜尋生命的閃電戰

2006年12月19日
作者:倪宏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植物調查 廖鎮洲攝小圖 生物多樣性普查(biodiversity blitz,或稱bioblit)是在固定時間內調查固定地區的生物多樣性。調查的時間通常不長,一般設定為24小時,這也是生物多樣性普查字根「blitz」是來自德語「閃電戰」的意思。

從科學研究到環境教育

生物多樣性普查原先是針對純粹自然的環境,比如熱帶雨林、海洋等進行的科學活動,並將所紀錄的結果作為進一步科學研究的基本資料,並不是如今日般為了推動環境教育或在地關懷,而多將生物多樣性普查設定為一般社區民眾參與的活動;不過,在人們居住的社區或校園,甚至是在有污染侵害的地區帶領民眾進行生物多樣性普查,效果也不一定比不上在純粹自然環境中普查所得的結果,因為不僅參與的民眾會重新發現,原來即使在水泥化或受污染的地區裡,仍然存有許多繽紛且堅韌的生命,更會藉由如此的了解產生關懷,並願意參與將這些地區改變成生物們更美好的棲地。工業城芝加哥的科學家們曾經帶領民眾到垃圾掩埋場、糖廠,甚至廢棄的煉鋼廠進行生物多樣性普查,民眾們除了驚異於所發現生物多樣性的豐富――每10分鐘就可發現15個物種,也更加的肯定在地社區一直以來推動環保的努力。

生物多樣性消失前的最後努力

芝加哥工業區生物多樣性普查互動地圖 取自http://www.fieldmuseum.org/bioblitz/interactive/bioblitz.html因著自然棲地迅速被破壞和對有經濟價值生物的過度獵捕,地球正經歷著5次因氣候和地質所造成的「大滅絕」後,因著人們行為所導致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然而,科學家們仍然相信,目前所發現和命名的物種數目,仍然遠遠比不上真實存在的物種數目,也因此,在快速物種滅絕的壓力之下,可能有許多物種在還沒來得及發現並認識其價值之前,就莫名其妙的隨著棲地破壞而消失了。生物多樣性普查因而挑戰民眾「明察秋毫」的能力,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運用不直接侵害大自然的方式、快速的發現物種並有效的記錄起來。

在生物多樣性普查時,發現最多的生物種類通常都是昆蟲,昆蟲也是自然界中最為多樣的種類,因此若在生物多樣性普查時發現從未有過紀錄的新種昆蟲,可算不得是什麼新鮮事;不過,生物多樣性普查中也曾發現數量較少甚至瀕絕的種類。世界自然保育聯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每年定期更新的「瀕危物種紅皮書」(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是對照普查結果的好工具,不但可以認識該物種的現存狀態,也提供該地區棲地保護的方針。

建立有互動時間軸的物種地圖

進行生物多樣性普查雖然時間很短(不超過24小時),不過其價值仍然在於對該地區物種的長期觀察和紀錄,因此除了對於物種本身的紀錄,對棲地條件的附記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基本的棲地污染物測定、水質監測、甚至地圖繪製,都在生物多樣性普查的範圍;將長期觀測的資料數位化並按著時間軸相互比對,生物多樣性普查不但可以達成環境教育的目的,更提供社區規劃與棲地管理的重要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