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農改場近日發布新聞稿指出,該場旗南分場擁有全台歷史最悠久的有機農法露地耕作田,從1988年夏作設立迄今已逾28年,是台灣歷史最久的有機田。
該場以二種輪作系統及三種農耕法組合進行長期試驗,發現不論就土壤性質、病蟲害發生與作物生產情形,均證實長期有機耕作可優化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性質,且經由輪作,適時、適地、適作及配合有機防治,可避免病蟲達到經濟危害水平,達成一定作物生產量的目標。該試驗田並已成為轄區有機教學、研究、示範及觀摩之平台,歡迎各界參訪。
高雄場彙整的資料顯示,長期有機農法區的土壤有機質含量由2.3%,提升為4.3~5.4%,為一般臺灣農田所罕見,酸鹼度則由原先弱酸性(pH=6.5)轉為長期維持中性~弱鹼性(pH=7.0~7.5),土壤重要元素如有效性鉀、鎂及鈣等,有機農法區亦持續累積並且明顯高於慣行化肥區。
另外,先前的調查也發現,在有機農法區之陽離子交換容量(增加57.2~90.6%)、總孔隙率(增加15.1~18.6%)及團粒安定度(增加19.8~21.8%)都顯著高於慣行農法區,而總體密度亦顯著下降(降低0.73~0.8%),意謂土壤透氣性及團粒構造變好,地力亦增進。
而長期有機農法區也造就極豐富的土壤微生物菌相,較化肥區土壤增加2~4.8%香農多樣性指數(Shannon's index),具高度生物多樣性指標意義。
高雄場指出,觀察兩種輪作系統的病蟲害發生與作物生產情形,證實經由輪作,適時、適地、適作及配合有機防治,可避免病蟲達到經濟危害水平,達成一定作物生產量的目標。
而經由選擇不同期作之輪作作物,有機耕作開始2年後,水稻、毛豆、玉米等產量將趨近或優於化肥區。近年資料顯示,水旱田輪作時,大量累積於土壤中的有機質及重要元素,除可供作物生長所需,有機區夏作水稻後作需肥中等的作物(如秋作萵苣等)產量已與化肥區相當,惟需肥高的作物(如秋作甘藍)產量則顯著低於化肥區;而旱田輪作系統有機區夏作田菁後作之秋作甘藍生物產量介於2.4-2.5公斤,明顯優於化肥區。